幼儿园健康领域指导
健康领域教学活动概述
- 文案 -
一、什么是幼儿健康领域教学活动
健康领域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健康领域教学活动应与一日活动相融合,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与习惯。
1.与游戏活动相融合
1)户外游戏: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和协调能力。
2)语言游戏区阅读健康方面的图书,例如:自我保护、生活习惯等;科学探索区认识身体结构、特点等;美工区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表演区通过律动表演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等。
2.与各领域教育活动相融合
1)与语言活动相融合: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安全方面的儿歌与故事;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与科学活动相融合:通过认识身体、季节、食物等了解保护身体与增进身体健康的方法。
3)与美术活动相融合:在手工制作、绘画过程中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培养幼儿坐姿,在欣赏美的过程中陶冶幼儿的情操。
4)与音乐活动相融合:律动操、发展动作类的音乐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幼儿心情愉悦的参与活动等。
5)与社会活动相融合:在体育游戏中幼儿不怕困难,解决问题、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等。
3.家园共育
1)运用家长会、家园宣传栏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本阶段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鼓励家长与幼儿园同步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参观、游览过程中教育幼儿注意安全;参观地震博物馆、消防部门等了解各种灾害,如何躲避危险与自救;去医院了解健康知识,如何保护身体,减少疾病等。
2)在家鼓励幼儿多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教师反馈有待加强的项目,家长可以多鼓励幼儿进行练习。
3)引导家长既要注意体能锻炼还要注意精细动作的练习,除了运用教育活动的形式完成还要通过生活自理方面提高幼儿小肌肉动作。
4)节假日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与自我服务意识,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生活习惯,例如:收纳整理、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5)在家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健康。
三、幼儿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意义
幼儿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易受到伤害,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通过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有利于身体发展的体育活动等,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2. 教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
惯和生活习惯;
3. 健康领域教学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通过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体智能,从而增强幼儿体质。例如:四肢及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走、跑、跳、投等提高幼儿的力量和耐力;在游戏中不怕困难,发展幼儿的坚持性。
2)通过培养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与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3)通过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自然灾害及逃生的技能;学习自我保护知识:保护身体(愉快的情绪、讲卫生、吃健康的食物、不挑食等)、出行安全保护等(不独自外出、不随便要他人赠与的食物或物品、知道特殊电话等)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与同伴相处及乐观地生活态度等。
4.健康领域教学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通过开展体育、心理、安全等健康教育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集体竞赛游戏中幼儿之间的合作、坚持、帮助等;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学会相处、适应社会等。
2)在体育游戏、健康领域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例如:在学习体操、表演性游戏的过程中,欣赏音乐的美、感受音乐节奏、动作表现以及对同伴的欣赏与互相学习等,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