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领域指导
数学教学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幼儿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安排专门的时间,提供数学活动环境并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数学教育活动。通过幼儿的自身参与活动,掌握初步的数学概念。
二、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任务
1.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1)知识:感知集合及元素、认识10以内数和组成、加减运
算、简单的几何形体,常用量、空间、时间等。
2) 技能:对应、计数、简单加减、自然测量。
2.发展学前幼儿的思维能力
1) 智力包括: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
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部分。
2) 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反应速度的快、慢)和灵活性(从
不同方向思考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内容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2)能引起积极思维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3)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和新颖的教学形式。
4.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5.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三、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意义
1.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
2.数学是普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每个人应该具
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3. 对学前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
围世界的需要。
4)能为日后小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四、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4.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
下进行的活动。
五、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
1.五大领域教学渗透数学教学
1)健康领域——体育活动
² 在走、跑、跳等游戏中自然地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
² 在体育竞赛活动、排队等幼儿认识序数、数与量的比较等。
2)语言领域
² 用语言来表达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数学经验及发现的问题。
² 在操作过程中与同伴用语言交流。
² 运用丰富的寓言故事材料中所蕴含的情节内容和故事线索,在引导幼儿欣赏和阅读故事材料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对故事中所隐含的数学概念以及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例如:田鼠太太的项链。
3)科学领域
² 有关动植物的辨认,除了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也可以渗透对具体对象的比较和测量。例如:用尺子测量植物、比较植物的高矮等。
4)艺术领域
² 剪纸、绘画、剪贴画、泥工等活动中感知对称、形体、大小、位置(空间知觉)等
²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规律进行装饰和美化。例如:装饰项链活动时幼儿按照颜色排序进行装饰活动。
² 幼儿感受节奏、数拍子。
² 一些和数学相关的歌曲。例如:《数鸭子》、《我的朋友在哪里》等歌曲,引导幼儿学习数概念。
5)社会领域
² 在操作过程中幼儿之间学会合作、懂礼貌、遵守规则等。
² 幼儿在学习对应、分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2.日常生活与游戏渗透数学教育
1)日常生活
² 幼儿认识水杯、毛巾,及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又培养幼儿数学认知。例如:小班在水杯柜、玩具柜等贴上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对应。
² 中大班水杯柜、床铺等贴上数字,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数字取放水杯。
2)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
² 户外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活动,例如:老狼几点了认识时间;竞赛游戏中的排序、认识前后等。
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活动。例如:商店游戏、理发店游戏等认识钱币;积木游戏认识几何形体,认识相等与不等学会测量长短、轻重等。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