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管理必备-幼儿外伤的处理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4-25 09:58:01
一、幼儿烧伤、烫伤,“烧、烫伤紧急处理口决”:冲、脱、泡、盖、送:请保健医谨记五字口诀!并指导教师。

幼儿外伤的处理

一、幼儿烧伤、烫伤

幼儿身材矮小,肢体不完全协调,所以很容易触碰或打翻水杯或热水瓶,从而造成烫伤。开水或高温液体很容易从幼儿袖口进入手臂和上胸等部位,处理不及时很容易给幼儿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请保健医谨记五字口诀!并指导教师。

“烧、烫伤紧急处理口决”:冲、脱、泡、盖、送:

1.冲: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2.脱:幼儿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降温后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幼儿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可用剪刀小心剪开,以免破坏烫伤的皮肤。

3.泡:将烧伤或烫伤的肢体泡于冷水中至不会感觉到疼痛。

4.盖: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

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5.送:除极小的烫伤可以自行处理外,要及时送医进行处理。

注意:将幼儿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幼儿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幼儿的下肢,让幼儿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幼儿休克。

特别强调四个误区:

误区一:立即脱去衣物

当幼儿被烫伤后,有大人会立刻脱去孩子烫伤部位的衣服或裤袜,这种做法很危险,甚至可令烫伤的皮肤撕脱。

误区二:不敢用冷水冲

若烫伤比较严重,表皮已经脱落,有的保健医会惧怕伤口感染而不敢冲洗,这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误区三:随意涂抹非烫伤治疗药物

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都是不科学的,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就医治疗的处理难度。

误区四:弄破水泡

烫伤后,有的大人会想方设法将水泡弄破,这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

二、幼儿碰伤

1.  幼儿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2.  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幼儿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3.  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幼儿送去医院救治。

三、幼儿扭伤

1.  将扭伤的幼儿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

轻患处的肿胀。

2.  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

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  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幼儿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

疼痛,说明幼儿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幼儿切割伤

1.  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  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  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  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  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幼儿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五、幼儿刺伤:

1. 细长的锐器,如剪刀、刺刀、木刺、针、锥等刺入软组织,引起损伤,叫做刺伤。如果发生小的刺伤,可由保健医将异物拔除,处理好伤口,以免细菌感染。

2. 如刺伤很深,有可能伤及神经、血管等,千万要小心,不要随便将刺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或其他意外,应立即送医院。

六、幼儿手指夹伤

1.  如遇幼儿手指夹伤的情况,老师不必惊慌,先安慰幼儿,同时告知保健医,发现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骨折,应及时去医院。

2.  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