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教研组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园小班组有X个小班,共有X名教师,X名高级教师,X位新老师,但也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年级组成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一)师资分析
1、优势
(1)从整个团队来看,小班教研组的师资层次丰富,结构合理,有利于建设成为一个多元化、学习型的教研团队。各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先教案后行课,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2)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培训,能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并在观摩各类教学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幼教行业的新信息、新方法,能在自己日常教学中自觉加以运用、创新和发展。
2、弱势
(1)结合上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计划,由于外来任务,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开展教研前各位教师的理论准备和指导仍不够,语言方面欠缺理论性地阐述。
(二)上学期专题研究情况分析
1、专题研究分析
以“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儿园发展规划”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幼儿园本学期园务计划、业务计划的内容与要求,聚焦“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情景性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深入引发教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解读,提升教师对于小班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情景性优化投放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邀请青年教师培训班指导老师与同组学员观摩与指导,在与专家、同行“面对面”的交流中更好的感悟课题研究内涵,了解小班课间游戏的基本知识。
2、问题与对策
我们教研究组在专题研究的主动性方面比较被动、观察反思能力也有限,阶段研究成效不显著,专题研究的成果不够明显。
实际操作中灵活性的运用不够,优质材料比较缺乏。我们创设了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室,以达到资源共享、整合优化的效果,让小班幼儿在情景性环境中有兴趣地摆弄具有情景性的材料,做到材料与幼儿的充分互动,满足小班幼儿学习的需要,从而提升教师实践、观察和反思能力。
二、指导思想
对当前幼儿园开展小班课间游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运用《纲要》精神及游戏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丰富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提供适宜的小班课间游戏材料,挖掘课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探索小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调整课间游戏的目标、内容、材料、指导策略,并邀请有关的专家、同行进行指导论证。
三、工作目标
1.培养小班幼儿对课间游戏的兴趣,开发多种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丰富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3.探索小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
四、主要措施
(一)教育教学研究
(1)设立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研究体会、方案设计等专题内容。
(2)每学期至少开展针对两名幼儿的“个案跟踪研究”。
(3)撰写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4)围绕课题研究进行至少一次公开展示研究活动。
(二)研究具体安排
时间 |
重点研究与 解决的问题 |
研究思考点 |
研讨方式 |
实践活动 |
三月份
|
教研组研究计划的沟通
|
1、与老师沟通本学期的专题研究重点以及计划。 2、联系中班年龄段谈谈自己在课间游戏中的困惑。 |
理论学习 交流互动 |
小一班 |
四月份
|
专题研讨:课间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
1、分析在上一阶段课间游戏实施后幼儿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师幼互动策略。 2、解读本月课间游戏观察指导要点。 |
交流研讨 归纳梳理 |
小二班 |
五月份 |
对上一阶段课间 |
1、分析幼儿在课间 |
|
小三班 |
|
游戏组织及实施情况进行反馈,解读本月课间游戏研究重点。 |
游戏中需要提升的要点。 2、解读本月课间游戏观察指导要点。 |
交流研讨
|
|
六月份 |
总结一学期课间游戏开展的实效。 |
1、总结近阶段幼儿在课间游戏中提升的游戏水平,重视课间游戏结束时的讲评,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2、小班课间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
交流研讨 归纳梳理 |
小四班 |
五、日常管理
1、日常资料
(1)案头资料管理:每个月末教研组长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时检查教师各类案头资料,并予以评价分析反馈,确保教师案头资料的过程性积累,提高教师案头资料的质量。
(2)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对教师听评课活动,每星期保证一次。通过日常听课评课,及时反馈问题,帮助其规范开展一日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3)发挥组长与助理的职能,每月坚持开展集中或小组式活动,商讨每月课程、方案的设计等进行商讨,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主题资源库特色内容的拓展;积累主题背景下个别化的材料,关注领域的平衡;优化集体活动设计并累积相配套的课件等素材。
2、活动资料积累
关注幼儿课间游戏的实践过程、定期梳理并完善小班幼儿课间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根据小班本年龄阶段课间游戏的开展情况梳理研究经验与成果,将经验和做法形成文本资料,为专题研究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3、家长工作
(1)继续开展一次家长半日活动、春游、家庭互助小组等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帮助家长熟悉幼儿在园的情况,使家长与老师、幼儿园合作,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2)根据幼儿园活动专题,鼓动家长积极参与小班组活动。
(3)以电话、家访、家长咨询、钉钉、家园互动、家长开放日、QQ、微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们相互沟通与交流,保持良好的密切联系,让家长充分了解和并积极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为我们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4)不断更新完善班级网站,注重信息上传的及时性。
(5)分析班级幼儿的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兴趣、职业特点等,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突显家长助教活动的有效性。
时间 |
主要工作安排 |
责任人 |
备注 |
三月份 |
1、做好开学各项工作,班级环境的更换检查、及开学两周备课检查等。 2、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 |
教研组长 各班教师 |
|
四月份 |
1、备课组、小教研活动 2、组室实践 3、案头资料检查 4、主题环境、个别化学习环境、文明闪亮窗口的调整 5、班级家长会 |
各班教师 |
每月25日检查资料 |
五月份 |
1、小教研、备课组活动 2、案头资料检查 3、环境检查,关注各班主题环境、个别化学习环境、文明闪亮窗口 4、个别化学习材料 |
组长 各班教师
|
每月25日检查资料 |
六月份 |
1、小教研、备课组活动 2、家长助教活动 3、案头资料检查 4、环境检查,关注各班主题环境、个别化学习环境 5、个别化学习材料的交流 6、小组教研活动:教研专题交流活动 7、幼儿评语撰写 8、学期结束总结及各类资料的整理 |
组长 各班教师
|
成长档案检查 跟进指导 |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