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里的“问题小孩”》读书分享会心得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4-28 16:58:01
幼教资源包含幼师讲座培训PPT、环创、公开课课件、园长培训、幼儿园运营管理,观察记录,卫生保健,规章制度等,关注幼师OK网。

大家好!

今天我分享是书籍是《幼儿园里的“问题小孩”》。

本书列举了幼儿园里比较典型的八种“问题小孩”,从问题入手,从幼儿园、家庭双重角度进行分析,寻找并发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提醒家长、教师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情秉性,轻松搞定“问题小孩”。

这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书,对于教师来说,里面的方法很实用,也比较科学,另外对“问题小孩”分析的非常透彻,这让我们老师们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这本书让我感兴趣的是目录,这些都是我好想搞定的事情啊!孩子的磨叽、倔强、叛逆、撒谎、自私、不自信,这些负面词汇并不是来概括一个人,那样也太糟糕了。但是总归会在某个时间表现出其中一种状态来。有句心酸的话这样说:“每个问题小孩,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在和这些“问题小孩”接触时,我也有这样的感触。

这部书分八个章节列举了幼儿最常见的8个典型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应对儿童的方式方法。这些“问题小孩”也是学校里常常可见的,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他们比“普通小孩”更需要被关注,更需要被爱。

一、越是“问题小孩",越需要爱与接纳

书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对于幼儿的教育过分的严厉或过多的纵容都是不正确的,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幼小的心灵,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地培养、灌,才能健康成长。用正确的方法去说服,加上适当的处罚措施,帮助幼儿克服做事拖拉的现象。请记住幼儿每一个好的行动,教师都应适时予以鼓励表扬。因为幼儿努力了!当幼儿树立良好的信念后,他就会去自觉遵循。自然而然地摆脱了磨叽。”

教育者的职责当然要帮助孩子建立好的行为习惯,但如果不先去表达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的接纳和理解,和他们表面那个暴力、捣乱背后那个受害的,渴望爱的小孩建立起联结,再好的方法可能都不太起作用。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的不是去要求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先让他们感受到世界上有人懂他们,有人真心实意地在接纳和理解他们。

 二、  每个“问题”的产生都有根本原因

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这段:“当幼儿开始会说“不”“讨厌”"我就要”时,就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开始,以前那个一直以妈妈为中心的幼儿,此时开始找寻"自己的中心地位”并渐渐开始走向独立,也就是大人眼中的“叛逆”幼儿。”

那些我行我素,无法无天,不懂规矩,行为没有边界的孩子,并不是内心力量强大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内心缺乏力量,缺乏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对待这个类型孩子真正的秘诀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三、家长老师越配合,孩子自我改变的意愿越强烈       

“对于幼儿的教育过分的严厉或过多的纵容都是不正确的,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幼小的心灵,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地培养、灌,才能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幼儿园一方的事,而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两方的协同努力,逐步达成教育观点的一致性。当孩子出现了问题,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推卸责任,而是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像合作伙伴一样,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需要的帮助是什么,老师怎么做,家长怎么做,共同配合去支持孩子。

当孩子感受家长和老师都在真心实意理解他,帮助他,孩子自己想改变的意愿才会越强,没有谁能改变谁,除非自己愿意去改变。

通过这部书也深刻认识到:对于“问题小孩”可以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动作,如当幼儿来到班级时主动地抱抱他、亲亲他、抚摸他;集体教学活动中,多注视他,对于幼儿好的表现点头、微笑,用肯定的手势或语言表示对他的赞许,使幼儿感到被重视、被关注,在这个班级环境中能够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并能与其他幼儿和谐相处。

有效地避免幼儿的“问题”行为,需要教师打破对幼儿的成见,变对他的消极期望为积极期望。同时,采用合理的奖惩制度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树立其自信心,并能有意识地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优势弱势安排集体或区域活动。

读完这部书我认为:

1.在面对这样有着行为“问题”的孩子们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给予的一定是足够的爱与耐心,其次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2.平等的与幼儿沟通交流,洞察幼儿的心灵起伏,不可居高临下的说教与唠叨或是简单加粗暴的来处理,要发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3.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后,家园要共同合力科学的解决问题。

4.耐心的教育指导,期待幼儿的成长花开。   

给与幼儿的关爱恰到好处,不能是间不容发的倾注所有,更不能是吝啬的只有幼儿破坏行为发生后给予的那一点点的责备惩罚的“关注”。我们要从幼儿的一言一行、神情举止中探寻他神秘的内心世界,要以积极的期盼态度,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关注他、爱护她、尊重他,进而远离“破坏”。

虽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思考和下功夫的。没有什么所谓的“问题”儿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即使当幼儿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幼儿,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结束。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