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风铃是家中常见的小挂饰,也是朋友间表达友谊和祝福的常用礼品,既有视觉上的造型之关,又有听觉上的音律之美,所以深受幼儿的喜欢。中班幼儿在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时,能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并且能运用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其特征。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风铃,在制作中整合数学中按规律排序的知识,引导幼儿按不同规律排列吊线上的材料,体验创意制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有规律间隔的方法将材料穿在吊线上,制作出好看的风铃。
2.创造性地运用扣子、小药瓶吸管等废旧材料制作风铃。
3.体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风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风铃吊线,“幼儿不同造型风铃的图片,扣子、小药瓶纸杯、吸管等废旧材料。
2.《生活中的发现》。学习材料”操作材料⑥,“ 幼儿学习材料”。
活动建议:
一、说谜语“风吹摇棂响叮咚”引出风铃激发幼儿儿学习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风铃的图片. 描述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初步感知风铃有规律间隔组合的设计特点。
提问:这些好看的风铃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小结:风铃由主线、吊线竹托的情 4 个部分组成,每中风铃的线上的物体都是间隔穿起来的。
三、出示制作风铃的材样,鼓励幼儿 大胆探索制作风铃的隔穿连组合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间隔穿连组合的方法。
1.请幼儿说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提问:如何设计与众不同的风铃?怎样让吊线上的物体位置固定且间隔排列?
3.请幼儿阅读(生活中的发现》第 28 页,说说风铃的制作步骤。
四、幼儿制作风铃,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材料,创造性地组合材料穿连。
五、展示幼儿制作好的风铃.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提问:你的风铃吊线上的物体是怎么组合的?你选用什么材料当铃铛让风铃发出了好听的声音?
2.请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