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深入调查动物的典型特征及本领、生活习性、捕食及自我保护方式。感知动物之间在生育、自我保护、交流之间的不同。
2.能较清晰连贯地向同伴介绍自己调查的动物信息,并且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3、喜欢各种各样的动物,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分组动物信息”信息报教师课件:《动物的趣事》课件
活动建议:
一、 幼儿分组交流自己调查的动物的信息
1.老师注意巡回倾听幼儿讲述动物典型特征、本领、生活习性、捕食及自我保护方式等。
2.引导幼儿清晰地介绍、表述自己调查的动物信息。
3.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同伴介绍的内容与自己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并对同伴的信息加以补充。
二、举行动物发布会,每组邀请一名代表发布自己组调查的动物信息,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1.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信息报上呈现的小动物的信息,清晰完整地介绍小动物的典型特征、生活习性等。
2.老师结合幼儿的经验及时地给予提升。
3.请组内幼儿对本组的动物信息进行补充说明。
三、出示课件,帮助幼儿小结提升有关动物的经验1.根据小组分类出示课件小结:
长颈鹿、大象、狮虎豹、孔雀、猴子、猩猩、狒狒
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巩固记忆,例如:长颈鹿的敌人是谁?豹子如何捕捉猎物?大象的长鼻子都可以做什么? 等等。
四、教师播放视频,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宝宝的不同1.教师播放视频《生宝宝》,幼儿观看。
2.提问:视频中都有哪些动物?他们怎样生宝宝?
3.教师小结:
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和它们一样? 胎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和它们一样?
(五)运用故事,视频等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动物之间的不同
1.教师讲述故事《隐身妙招》,引导幼儿感知动物在自我保护方面的不同。
2.提问:
(1)故事中有哪些动物?老虎来了,他们躲在哪里?
(2)为什么老虎找不到他们了?
3.教师小结:隐藏,还会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自我保护的?
4.结合课件,继续丰富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5.请幼儿表达对小动物自我保护的认识。活动延伸:
在信息区中对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继续进行探究和了解,并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附故事:隐身妙招
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热热闹闹地开舞会,突然,远处传来了吼叫声。“啊!是老虎来了,快躲起来!”正在跳舞的枯叶蝶飞到树上,
停在枯叶的旁边,枯叶蝶就同枯树叶一模一样,谁都认不出它来。蜥蜴趴在土堆上,它的皮肤和泥土颜色一样,分不清哪是泥土,哪是蜥蜴。青蛙钻进草丛中, 绿色的青蛙闭上眼睛, 谁也找不到它……
老虎跑来一看,咦,刚才还有动物在唱歌跳舞,一下子都不见了?老虎瞪大了眼睛,仔细找来找去,只看见绿草丛、泥土堆和树上的枯树叶。
老虎走远了,小动物们都跑出来:“哈哈,我们都有躲起来的好办法。老虎瞪大眼睛也找不到我们。”
青蛙唱起歌来,蜥蜴敲起鼓来,枯叶蝶跳起舞来,小动物们又热热闹闹地开起了舞会。
通过此故事的学习,孩子们知道动物们有许多保护自己的方法,有的是利用保护色(蚂蚱、蛇、毛毛虫),有的是利用自己的盔甲(蜗牛、乌龟、田螺、河蚌、穿山甲),有的是利用自己的硬刺(刺猬、海胆、豪猪),有的是利用自己放臭气(甲虫、黄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