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这是垃圾吗》教案(附反思)

所属分类:中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02 12:41:52
判断哪些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不要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将有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存放。教案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幼师OK网小编长期更新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案,公开课课件,说课稿,计划总结等,欢迎收藏!

活动目标

1. 学习识别和判断有用的垃圾。

2. 懂得不能随意扔垃圾,培养环保意识。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事先请幼儿用图画记录家人一天当中扔掉的垃圾。

2. 事先把垃圾图卡(见材料制作)放大,放进垃圾袋内。

3. 布布手偶。

活动过程

1. 老师一边出示垃圾袋,一边与布布手偶对话:

布布:今天的垃圾袋特别重,里面一定有很多垃圾。

老师:我们来看看袋子里都有什么垃圾。

布布(看看垃圾袋):咦?里面有些东西不是垃圾啊。

2. 向幼儿提问:“什么是垃圾?”(垃圾就是没有用的东西。)

3. 布布提议大家检查袋子里的垃圾,每次出示一张垃圾图卡,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

它还有用吗?可以用来做别的东西吗?

你能用它来做什么?

4. 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垃圾图卡,请幼儿判断:图中的“垃圾”还有没有用,然后把没有用的垃圾图卡放进垃圾袋内。

5. 请幼儿出示记录家人一天扔掉的垃圾的图画,一起讨论哪些东西还有用。

6. 老师引导幼儿知道:在扔掉垃圾前,应该想想它还有什么用途。不要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

活动评价

能参与讨论,判断哪些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

能爱护环境,不随意扔垃圾。

活动建议

可引导幼儿将有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如喝完的矿泉水瓶、酸奶瓶、吃完糖的糖罐等。然后,利用这些“垃圾”做一些手工作品。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

活动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社会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