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中班教学设计美术活动:蜡笔印染

所属分类:中班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02 00:39:05
这是幼师OK网小编整理的一节《奇妙的小土坑》美术活动,通过美术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中班的幼儿喜欢探索游戏,他们喜欢上了影子,经常在阳光底下玩影子游戏,有的幼儿还发现水里面也有影子,有的幼儿甚至对画影子非常感兴趣,我及时抓住了教育契机,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活动目标

1.乐于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水面倒影的优美景象。

2.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了解蜡笔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形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活动难点: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土坑”和倒影的物体,掌握刷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拓印和绘画的基础。

2、物质准备:PPT 故事,素描纸,油画棒,小刷子,淡蓝色的水、颜料盒、毛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小土坑”的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提问:雨停了小土坑里面出现了什么?小动物们都发现了什么?大家都认为有动物掉进土坑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续编故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看见的影子是什么样的?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续编故事情节:这两天又下了一场雨,雨停了,又有谁来了? 请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续编,说说里面可能出现的动物、人物或植物。

3、介绍蜡笔拓印的方法。

(1)对折纸张,结合幼儿已有画线的经验,请个别幼儿画出地与水面的分界线。

(2)根据幼儿故事续编的情节,请个别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的物体, 用笔刷蘸上水,刷在“土坑”里,沿着纸对折,能拓印出图案的影子了。

(2)巩固方法,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在刷水时刷均匀,把画面画的更丰富一些。

(3)交流分享: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意思,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地表达。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原来小土坑里还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我们把它放图书区,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延伸活动:

1、将画面装订成图画书,讲述故事。

2、和幼儿继续讨论:还有那些方法可以画出影子,把材料投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创作。

活动总结

一、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活动内容我设置了三个目标:

1.乐于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水面倒影的优美景象。

2.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 影。

3.了解蜡笔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形式。

我以故事的方式引入,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创编进行绘画自己的故事,幼儿能大胆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此次活动加入了新颖的美术形式——蜡笔拓印, 幼儿感兴趣参与性强,掌握了其方法并达成了目标。

《小土坑》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由此可以生发出更多的活动,如果借由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现,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于是,我设计组织了美术活动“奇妙的小土坑”。我根据故事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对于正面直立造型的经验,使用炫彩蜡笔(具有遇水溶化的特性)、素描纸(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等美术材料的经验,运用蜡笔拓印等美术表现形式的经验,确定了相应的目标。

二、幼儿表现:以幼儿故事开展活动,喜欢的参与性强,兴趣点高,积极回答问题,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大胆讲述:雨停了,小猫、小狗、狮子老虎来了,太阳公公、云朵,小花、大树也来了,他们都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性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并利用原有经验,讲述自己画过的各种线,用自己的想法绘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等。在创作环节,幼儿自主操作,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小土坑的故事。

三、教师组织策略:活动以“小土坑”的故事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活动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从讲故事到创编故事,活动环节紧紧相扣,形成了一个整体。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以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幼儿,为下面创编故事做好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教师续编故事, 引发幼儿思考:倒影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第三环节,师幼互动,请幼儿创编的故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创作的方法, 引导幼儿掌握蜡笔拓印的方法。

第四环节,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展示环节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创编自己的故事。

四、材料投放:使用一般美术材料表现倒影,必须表现两个相反的图像,这对四五岁的幼儿是有相当困难的。为降低作画的难度,我利用炫彩油画棒遇水溶化的特性,采用了素描纸、炫彩棒、小刷子和清水等工具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又在素描上为幼儿设定小土坑的范围,当幼儿用小刷子在小土坑中轻轻涂抹清水以后,只要将画纸对折轻轻一按,动物的身影立刻显现出来。这种方法不但大大降低了作画的难度,而且画面倒影的奇特效果也惊现其中。在孩子们的创作中,不仅看到了动物在小土坑里的倒影,也发现了添加在周围的植物倒影。

于是,幼儿爱上了添加,活动材料有素描纸,油画棒, 小刷子,淡蓝色的水、颜料盒、毛笔, 活动材料丰富多样,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淡蓝色的水符合水的情景,为小土坑添加添瓦。

四、教师表现:教师设置活动巧妙,将小土坑的故事与各个环节融合在一体, 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思考, 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鼓励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人,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自主创编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绘画出 来。

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拓印的环节中拓印不上,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指导环节中应该详细地指导幼儿多刷水,刷均匀,并快速拓印,以免水分干了而印不上去。在绘画环节,应充分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充分创编小土坑的故事,为创作打下基础,幼儿画面表达有点单一,教师应引导幼儿把画面画的更丰富一些。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美术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