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名称《放开手,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观察目标
1.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观察对象部分幼儿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2014年10月8日
观察分析
这学期我们班把科学角作为重点活动区域,制定了玩法和规则。幼儿玩玩具时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懂得合作,玩了玩具后不会整理归类。今天上完第二节课后,我安排了几个幼儿进了科学角。王梓涵和笔远锐小朋友选择玩针管压缩器。他们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玩,拿起针管后,两个人同时用力往前推,可水怎么也流不动。在我的提醒和帮助下,告诉他们要通过两个人合作,一个用力向前推时,另一个要向后拉,这样水才能流动。他们用我教的方法试了几次,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吃饭时间,我让他们把东西还原,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整理,其余的幼儿都慌着穿鞋子往外跑。我再三提醒他们,一定要一起整理好了再出来,可有的孩子还是无动于衷。
幼儿刚开始进一个新的活动区域,他们可能很直观地凭自己的感觉去开展游戏,目的性不强,也没有针对性。这一点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玩之前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至于不懂合作,不会整理收拾这一种现象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采取措施
1.树立榜样
教师自己先做示范,教孩子怎么收拾整理归类。当有小朋友模仿老师这么做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持之以恒
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老师要不断地督促提醒幼儿,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家里也要学会收拾整理玩具。
3.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看图书、搭积木、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提供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4.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们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懂得合作的方法策略。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大部分幼儿在玩过区域角后会主动收拾整理,物归原处。如果有的小朋友忘记了,其他小朋友会积极地提醒他并帮他一起整理。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觉得无比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