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案例分析与措施小班教育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

所属分类:说课稿模板和案例 发布时间:2022-03-26 13:39:40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常常要写教学案例分析,没有思路怎么办?本编幼儿园案例分析与措施小班教育案例分析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案例分析教案,主要内容包含在玉米粒的变化中,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完整教案往下阅读!本站不定期更新幼儿园公开课视频配套课件ppt+教案,大班中班小班,涉及语言绘本科学社会健康音乐、白板等各种优质课程,让您轻松备课!
🔗《爆米花》课件下载

 案例背景:

这是在太仓市同题开课活动中,沈玲群老师上的一节小班科学活动。

  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尝试用简单语言描述及身体动作来表现。2.在玉米粒的变化中,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一、导入

师:(要装有玉米粒的瓶子)咦,什么声音呀,你们觉得里面是什么?

幼:糖。

师:老师把它的衣服脱掉(把瓶子包装去掉)是什么呀?

幼:玉米。

师:这是玉米妈妈身上的宝宝,叫玉米粒,我们跟玉米粒宝宝打个招呼。

师幼:玉米粒宝宝你好。

二、观察玉米粒

教师手拿玉米粒,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幼:黄色和白色的。

师:哦,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来看的,有没有宝宝不是从颜色上来看的?摸上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幼:硬硬的;滑滑的。

@_@我是分割线@_@

三、变身游戏

师:(摇瓶子)变变变,玉米粒宝宝要给宝宝做个变身游戏。(把瓶子藏到微波炉后面,拿出袋装玉米,把袋装玉米放入微波炉。)

师:微波炉开始工作了,看看小袋子怎么了?

幼:在转。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幼共同学小袋子转圈。)

(爆米花爆好了,取出袋子时,教师假装被烫到了。)

师:危险的,宝宝们在家可不能玩。要量一下,再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看看袋子怎样了?

幼:大大的。

师:原来是怎样的?

幼:扁扁的。

四、观察爆米花

师:用身体做做大大的爆米花。

(师幼共同做动作)

师:找找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幼:爆米花是大大的;爆米花是白色的。

师:为什么爆米花是白色的?

(幼儿没有反应。)

师:看看这(爆米花)上面有黄黄的,这是玉米粒的衣服,放到微波炉里,玉米粒把衣服撑破了,变成了这个爆米花。

(分发爆米花)

师:爆米花是什么味道的?

幼:甜甜的。

师:嚼一嚼,有什么感觉?

幼:软软的。

师:我们去请客人老师也尝一尝,对他们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幼儿请客人老师吃爆米花。)

@_@我是分割线@_@

五、结束

还有很多东西放在微波炉里转一转会变化的,我们回去看你们喜欢吃的薯片是怎么变的。

案例反思:

本活动的选材源于生活,目标高于生活。本次活动选材是幼儿日常能见到的爆米花,这更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小小的玉米粒到了微波炉里是怎样变成大大的软软的爆米花呢?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动作模仿爆米花从小变大的过程,不仅增进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再次让幼儿加深了解了玉米粒变成爆米花的一系列过程。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例如教师请幼儿观察爆米花运用了比较法,把玉米粒和爆米花共同展示在幼儿面前,请幼儿对比两者的不同,这更加深了幼儿对爆米花的认识。而在活动中教师加入了安全教育:从微波炉中取东西要小心被烫到。同时还加入了分享教育:请幼儿把爆米花分享给他人,并且在分享时还注意幼儿礼貌用语的培养。

在活动中看师幼之间的互动。在幼儿观察玉米粒时,教师注意引导全体幼儿观察,而在个别交流中,教师也会及时给与回应,并注意总结幼儿的回答,同时引导其他幼儿再次思考问题。

从活动的目标再次看这个活动。活动围绕目标开展,在活动中能看到目标的影子。但是就目标本身的陈述而言,第一条目标似乎是不完整的,“尝试用简单语言描述及身体动作来表现”中“表现”什么呢?

 

🔗《爆米花》课件下载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小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