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场景一:突如其来的争抢
一天早上,刚入园,杰杰迅速放下书包,立马就跑到隔壁的组上去拿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拼图,结果对方不肯给他,他还试图去抢。刚想离开的爸爸看见了,马上安慰了杰杰,结果却更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走过去试图去劝他:“老师这还有其它的拼图,你可以玩那些。”然后还递给他了一副其他的拼图,可是牛牛却不要,向来在幼儿园表现乖巧的杰杰大哭起来,吵着非要那副大象拼图……
分析:为什么一向乖巧的杰杰和小朋友抢玩具?其实小班幼儿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这属于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绝对“自我中心”状态。在游戏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见别人有的,自己总是想要。其次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在家中杰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于是就造成了孩子更加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场景二:依旧执着的牛牛
当天早上的区域活动中,当小朋友喝完水后自由地开始选择喜欢的区域内容活动时,杰杰第一个冲进区域,我正巧看见他着急地翻着一筐拼图,急切地找寻着那副一心想要玩的大象拼图。这一次,如他所愿,终于拿到了大象拼图。至此,我便拿起了手机记录了起来。我先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发现杰杰很专注地一遍又一遍的拼着,至少拼了七八遍,看得出他依旧很喜欢拼。看着他一次比一次熟练的样子,我便试图让他去拼其它的拼图。“杰杰,玩玩这个怎么样?这个可漂亮了!”,我试图去吸引她的注意力,可是他似乎不愿意停下来。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他突然他停下来接过了漂亮的海绵宝宝拼图,然后专注着拼了起来。在活动中,牛牛因为从来没有拼过,所以遇到了一点点困难,结果想放弃了,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拼图。最后,我问了他:“牛牛,你现在是喜欢玩大象拼图还是喜欢玩这个?”他的目光停留在海绵宝宝的拼图上犹豫了一下……
分析:
为什么杰杰执着于大象拼图,怎么也不肯接受其它的拼图?首先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决定的。幼儿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复。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给孩子讲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复让成人生厌。但是儿童不这样,儿童是今天听这个故事,明天也听,后天也听,十天半个月他老听这个故事,不让换新的。而牛牛就是在这样的年龄做着这样的事情。在这样的反复练习中,杰杰掌握了最初的拼图技巧,也为之后拼其他拼图打下了基础。
回应:
连续几天的观察,让我一点一点了解了杰杰的心理,我认识到仔细观察幼儿表现的重要性。因为每种表现背后,其实都是有因可循的,找到原因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发展是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又要充分尊重幼儿连续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支持孩子的活动,适时地去介入,帮助孩子提升经验,同时教育要做到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和兴趣,支持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断丰富经验
学习不是光由教师为幼儿选择学习的内容,而是要考虑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况。当牛牛执着于大象拼图时,不是强行地更换,而是通过观察,鼓励支持他重复的探索的拼图,让其在不断的建构中获得经验。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当牛牛反复地练习着大象拼图时,正是在练习中不断地构建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显然我们过早的介入是不合适的。回头想想,那么我们要如何去支持牛牛的反复练习行为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区域中多提供相同的玩具,那么当孩子们都喜欢玩同一样的时候,大家就有都选相同玩具的机会了,也就不会出现争抢的行为了。
二、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规律,帮助幼儿在现有水平中得到经验提升
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为的是更好地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应尽量满足孩子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等多方面的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现有的水平,然后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如果杰杰从头到尾都拼大象,老师一直没有指导,那有一天他会对拼图失去兴趣,新鲜感过后,他的水平将停留在拼“大象”上。而通过指导完成其它拼图后,孩子将获得另一种成功感与经验的提升,接下去他会拼其他更难的拼图。从而会在尝试陌生事物中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快乐,慢慢体会到陌生的事物也可以去尝试、探索和挑战。这也是《指南》中所指出的帮助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的体现,也是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育。
三、创造幼儿间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交往技能
幼儿年龄小,很多时候只会自己一个人玩,以自我为中心,老师要善于捕捉机会,让孩子有机会互动。在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中帮助孩子去自我中心,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活动中,杰杰很少说话,与同伴交往少,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他和其他同伴互换拼图、帮帮其他同伴拼图,让他们有交往、有交流,让他慢慢体会到与同伴交往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除了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还要多创造孩子间交流的机会,比如:在社会性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一起扮演角色游戏、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学会合作完成各种比赛,在集体教学中一起探索交流结果、分享自己的食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