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幼师《幼小衔接实用手册》家长课堂教案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0-11-12 11:25:08
本课是小编新整理的家长课堂教案,幼小衔接,幼儿园阶段可以做什么?家长要准备什么?家长自检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很关注的问题,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从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幼儿园阶段可以做什么?家长要准备什么?

家长自检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认知篇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适应?

1.一到上学时间就 烦躁、不安、焦急,甚至哭闹,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

2.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

3.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4.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

5.上学还没几天就开始怕学、厌学;

6.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

面对有效衔接,家长应持怎样的态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是他成长的契机。因此,面对幼小衔接中的种种问题,家长虽然要予以重视,但也不要过分焦虑。您应该做到: 

1.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在关心孩子入学准备是否充分的同时,您也应关注一下自己的言语与态度。应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个小学生了”“我们 家要有个小学生了”……这样,孩子会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值得自豪。 

2.面对问题时积极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您应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并给予积极的暗示,如:“你真有毅力呀”“你做得不错,但如果……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总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但不要包办,也要尽量避免消极的暗示,如:“你为什么每件事情都做不好呢”“你真是不争气”。 

每一个孩子都在以他独特的方式进步着,在幼小衔接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孩子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吧。

幼儿园阶段可以怎么做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十分重要。除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 外,对于孩子的课余时间,您要帮助他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有一个建议,您不妨试试:   

1.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日程表,并加以落实。要提醒您的是:这份日程表要体现孩子自己的意愿。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与他一起制定,这样孩子才会乐意接受。这份日程表必须切实可行。每一时间段要有具体的内容,并能劳 逸结合,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合理性与趣味性。 

2.对孩子实行日程表的过程进行监督。完成情况好的话要及时表扬和奖励;不够好的话要耐心指出,帮助他找出原因或排除干扰,勉励孩 子改进。 

3.以自身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您自己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以此来感染、影响自己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 故事激发。尽量多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并告诉他父母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孩子在听了好听的故事后,会产生对故事情境的想象以及对故事细节追究的欲望,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2. 问题引发。针对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境和现象,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同时告诉他,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些书中找到答案,使他从小就养成“一有问题就可以从书中找答案”的意识。 

3. 环境创设。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参加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激发他的求知欲,从而引导他自己去看书。 

4. 物质准备。为孩子买一些他爱看的书。书要选择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同时在孩子需要时耐心地提供帮助,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 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您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书,或者每天随机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读报读书,天天如此,最后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2.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提醒孩子不要躺在床上读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等。 

3. 帮助孩子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 

4. 帮助孩子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指导孩子养成读书时常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些孩子看到新鲜的事物总喜欢问“为什么”,这是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是学习兴趣的萌芽。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推动孩子主动学习、探究一切他感兴趣的事物。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来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下面有一些方法供您参考: 

1. 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若父母经常捧着书报杂志,潜心阅读,就能像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大人也喜欢学习,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样的孩子耳濡目染,也会逐渐养成经常看书、学习的习惯。 

2.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分享学习的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平时可在餐桌、沙发等地方放置不同种类的报刊、书籍词典,让孩子随手可及,随时翻阅;鼓励孩子多欣赏一些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的电视、广播节目,一起讨论、启发思考;与孩子共同探讨、分享学些的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 

3.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培养自信、激励进步。 家长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点滴的进步应表示赏识,可以经常询问“学到了什么”;经常夸一夸孩子“你能认真学习,你真棒”;也可以经常提醒孩子“你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经常引导孩子“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家长的鼓励、表扬、支持和引导下,孩子会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家长要做什么

入学前,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除了孩子,还有您——孩子的家长。为了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您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

以下是我们给您的一些建议: 

1.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转变。 

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父母亲了,并积极获得与此相 关的经验积累,如:主动向周围家有小学生的亲友询问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父(母)亲的心理感受和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2.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 

孩子要入小学了,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时间。为此,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在原来的作息时间中增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您要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理智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进入小学后,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波动,您应镇定而理智地分析情况和原因,找有经验的朋友或老师商榷。千万不要让孩子独立承担学习的压力。您应成为孩子的知音和朋友,和他一起面对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4.清楚了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即自己的孩子在个性、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您还应对孩子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结合孩子的情况,帮助他扬长避短,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救。 

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时应注意什么 

学习用品是孩子学习的好伙伴。

入学前,您可以帮助孩子准备以下学习用品: 

1.基本学习用品:书包、垫板、铅笔盒、木质铅笔、塑料直尺、橡皮。

2.家长在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时应该关注其实用性。书包的选择应适合孩子的年龄,大小适中,以轻便为主。购买铅笔盒、铅笔等学习用品时不能过分追求功能的繁多和色彩艳丽,一些多功能、玩具化的学习用品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除了关注学习用品的实用性,家长还要关注学习用品的安全性,那些带有香味的橡皮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家长对孩子的日常忌语有哪些 

教育“忌语”是指伤害孩子心灵或影响孩子发展的语言,这些话可能会对孩子终生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在孩子面前,您应尽量避免讲以下几种教育“忌语”: 

1.“恨铁不成钢”型 

不要讲侮辱孩子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个憨大(笨蛋)!” 

或者“瞧瞧人家,会这会那,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这些话会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产生不良的影响。 

2.“过度表扬”型

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表扬孩子,表扬和肯定要具体、到位,如 “你愿意给老年人让座,这样很好”。 

3.“指责老师”型 

如果对老师有意见,家长不妨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表达出对老师的不满,这样会伤害到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形象和尊严,进而会影响孩子学习这门科目的兴趣。 

4.“暴力强权”型 

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打死你!”“滚开,别烦 我!”“我说不行,就不行!”因为长期在担惊受怕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暴力倾向。 

家长自检

孩子就要上小学了,作为家长,您做好充分准备了吗?这份自检小测试可以让您对自己教养孩子的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1. 您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身边别的孩子吗? 

2. 孩子是否认为您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3. 您所做的决定会因孩子耍脾气而改变吗? 

4. 您是否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好不好并不重要? 

5. 您是否经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教也教不会”? 

6. 孩子做错了事情,您是不是动辄就打他,或者庇护他? 

7.孩子与伙伴发生矛盾时,您是否经常站在孩子这一边? 

8. 孩子遇到困难时,您会经常鼓励、安慰,并给他提出一些建议吗? 

9. 您会每天抽些时间与孩子聊聊他感兴趣的事情吗? 

10. 您经常陪孩子一起阅读,并与他交流书中的内容吗? 

11. 家里来了客人,您会让孩子主动上前打招呼吗? 

12. 您是否会教孩子自己吃饭,并保持用餐卫生? 

13. 您是否要求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按时完成一个任务? 

14. 您是否要求孩子按时起床和睡觉? 

15. 孩子入学后,您会为他创设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吗? 

以上题目满分为 15 分。

其中,1-7 题选择“否”得 1 分,选择“是” 得 0 分;8-15 题选择“否”得 0 分,选择“是”得 1 分。

得分越高表示您的教养态度越正确。

如果分数不高也不要灰心,因为您会从中看到自己在教养孩子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只要您肯用心不断调整自己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相信您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家长。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