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在说说唱唱及动作表现中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声音的强弱。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仿编歌词“请你快来……”体验仿编歌词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有秋游的体验。
2.初步了解“回声”的现象。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T:有个小朋友叫宝宝,他去秋游的时候遇到了二件有趣的事。
(二)听赏感受
T:他来到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唱起了歌(老师示范演唱《回声》)。
(三)理解歌词
T:宝宝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听到宝宝唱了什么?大山的回声是怎么样的?
T总结:宝宝的声音响,大山的回声轻。
(四)尝试表现
表现强弱
(1)老师做小朋友,幼儿做大山。
T:我们也去山顶唱歌看看大山有没有回声。
要求1:引导幼儿爬到山顶再唱,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轻声模唱。
要求2:嘴巴打开声音传得远,移调演唱。
(2)幼儿做小朋友,老师做大山。
T:你们做小朋友,找空地方稳稳当当地站好。
要求:引导幼儿嘴巴挪出来,控制声音的强弱。
2.尝试仿编歌词
T:除了请大山快来唱首歌,还可以请大山干什么?
(五)小精灵的游戏
T:大山里住着一群小精灵,他们经常会围着火堆听着鼓声跳舞,鼓声响,他们跳得高,鼓声弱,他们怎么跳?我们和他们一起听着鼓声跳舞。(引导幼儿根据强弱用动作表现)
操作提示
音乐是声响、节奏、音高的综合表现形式,而“回声”作为一种声音的现象,借助于音乐语言进行解释是最适合不过的!因此我将这个活动的主要形式定位在音乐的手段进行表达表现。另外,考虑到在引导幼儿对“春天”已有经验的梳理的同时在音乐经验方面也能有进一步提升,因此将活动目标预设为:在玩玩唱唱中引导幼儿体验并尝试用各种方式表现音的强弱,在游戏情景中自主体验和探索,从而获得快乐。
另外,老师以语言加歌曲的故事形式引出歌曲《回声》,激起幼儿思考,倾听辨别声音强弱的兴趣,并分析强弱的区别。故事讲完,孩子对歌曲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在游戏中重要的是老师引导幼儿听辨与表现强弱的区别,由于城市中的孩子对回声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因此活动前老师可以创设条件带幼儿去做试验,如找个空旷的地方或者礼堂等。
附故事:
有一个小朋友叫宝宝去春游,他看见美丽景色对着大山唱起了歌,发现山的那边也有人对他唱,他感到奇怪,就边唱边喊:“喂,喂”,山的那边立刻传来了“喂,喂”的声音。他又奇怪地问:“你是谁?”山那边也问“你是谁”,他真想看看是谁在唱歌,于是他唱“请你快来,采唱歌”。那边又轻轻地跟着唱“请你快来,来唱歌”。小孩摸摸头想,我唱一句,他也唱一句。不同的是什么呢?(可以让幼儿来回答:不同的是我的声音强,那边的声音弱,而且总是跟在我后面唱,到底是谁呀?)小朋友你能告诉他这是什么声音吗?你也到周围去找一找这种声音。
附:歌曲《回声》喂! 喂! 喂! 喂! 你是谁? 你是谁? 请你快来,请你快来,来唱歌,来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