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L通过听一听,比一比,感受音符do的音高位置。
2.尝试记忆音符跳舞的顺序,并将旋律唱出来,体验成功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1. 音块。
2.蜡笔、纸。
三、活动过程
(一)mi、sol、1a来做客
T:我们的家真漂亮,音符宝宝来做客,听听谁来了?他们决定做我们的邻居,3个音符都住在哪呢? (听音比较音高,根据高低在两条线上找到相应位置)
(二)do来做客
T:还有一个音符朋友听到了买房的好消息,它也来了,听听是谁?do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咖啡色)它住在哪间房间呢? (将do分别和mi、sol、1a比较音高,找到位置,启发幼儿在二线图谱上给do找个家引出“下加一线”)
(三)音符朋友来唱歌
T:音符朋友都住进了新家,太高兴了,跳起了舞。你们唱出来帮他们伴奏。 (引导幼儿唱出旋律)
建议:可以结合歌曲《找小鸡》的旋律,进一步帮助幼儿体验d。与其他乐音的关系。
操作提示
幼儿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阶梯式上升的。幼儿每次的经验提升都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特别是在探索过程中,原有经验是他们向上攀登的支持点。因此,老师在为幼儿提供“探索”机会时,选择合适的认知范围是很重要的。支持点过高会使孩子觉得太困难而导致放弃自主探索,或又将老师拉回到主导位置,不能让幼儿真正体验“探索”的过程。过低的支持点则使幼儿觉得太简单,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未能最大限度发挥自主“探索”的作用。操作这个游戏时,老师可根据班级孩子的已有认知水平,在已经建构了“mi、sol、la”的基础上,引出音符朋友“do”,并分层次进行引导幼儿探索:
第一层次:通过听辨“mi、sol、la”,及由这三音组成的乐句,对已有经验作一回顾和复习,为 引出“do”做准备。找到孩子们的原始点,作为接下来建构更高支持点的基础。第二层次:将新音“do”结合前三个音,建构新乐句。在此过程中,老师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辨别出新音的高低不同,然后运用情景性的语言告诉幼儿新音的名称,为幼儿提供探索的空间,并为其进一步探索建立一个平台。第三层次:在幼儿知道了音的名称后,老师可通过将“do”分别与“mi、sol、la”比较,进一步 感知其音高,同时自然引出相应的柯达依手势及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附:歌曲《找小鸡》曹冰洁词曲
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