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获奖活动方案《“打人”真的是攻击行为?》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微信扫一扫,可以在手机里学习

第十四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随笔

参赛作品名称

《“打人”真的是攻击行为?》

参赛作者

  麦晓霞

年龄段/班

5-6岁/大班

正文

“一言不合就动手”在幼儿园都有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也都有这样的孩子,这也是让很多老师、家长头疼的事情。而大多数家长们和老师们都觉得孩子的这种行为就必须得尽早遏止在摇篮里,而有些家长们就选择了暴力制止,部分老师用言语制止,如果我们都选择这样做,孩子们是否就顺从呢?

今年下学期,我班上有一名“小阳”小朋友,他在遇到任何问题时,他会用“打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周一早上升完国旗回到教室,“小阳”在教室找他的书包(因为助教老师会在升旗时把孩子们的书包带上教室),这时“琪琪”和几个小朋友过来说“小阳”上学不带书包。“小阳” 怒气冲冲握紧拳头就给了琪琪一拳,琪琪哭了。这时老师来问发生什么事情,还未等琪琪发声,“小阳”便低下头“对不起,但是我是背书包了,她们取笑我不带书包”。

我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双方家长,“琪琪”的家长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小阳”的家长,警告“小阳”下次再打“琪琪”,自己便会动手教训“小阳”。“小阳”爸爸在家因为听到对方家长的话,便在家教训了孩子。

第二天“小阳”回到幼儿园第一时间是跟“琪琪”道歉,而“琪琪”并没有原谅他。“小阳”一脸委屈的告诉老师自己昨晚被爸爸打了,爸爸要他跟“琪琪”道歉,而琪琪不肯原谅他。

在放学期间跟“小阳”爸爸聊起孩子今天说的话,并提醒家长不能动手打孩子。小阳爸爸并把“琪琪”家长打电话“恐吓”的事情说给老师,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可约对方家长底下商量如何教育孩子,并不能在孩子动手时用同样“动手”的方式区域教育孩子。

因此,我开始看关于“打人”的孩子教育方法,以及各种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文章。我学会站在孩子的位置思考,并会在发生类似这种事情时怎么样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做到正确引导孩子。

幼儿中的同伴冲突是指由于口头不一致、想法不一致、目标不一致以及兴趣和需求的不同,导致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中出现争执或争吵的情景。当一个事件被判定为幼儿的同伴冲突时,是指两个幼儿在沟通过程中的行为。其中一个幼儿有冲突,而另一个幼儿反对的表达或行为可以被判断为同伴冲突。同伴冲突的形式通常表现为言语和身体的运动。当一个幼儿有同伴冲突时,一些幼儿会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通常表现出侵略性、回避性或合作性。一些幼儿也会选择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基于过去的生活经验,人们常常把冲突的概念与攻击的概念等同起来。事实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标签:“打人”真的是攻击行为? 大班 获奖活动方案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