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课件中富有动感的画面,充分吸引孩子探索的兴趣,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想象和创编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运用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创作、表演和游戏的快乐,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案
参赛作品名称鹅妈妈买鞋
参赛作者 陈嘉华
单位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
教学领域语言、社会
年龄段/班4—5岁 中班
设计意图对于每天忙碌的成人而言,我们有许许多多有关购物的经验。我们每天都会经过商店,走进商店购买东西。我们的生活与商店买卖紧密联系。也许因为过于熟悉,我们反而常常忽略买卖的价值和意义,无法感受有关买卖的点点滴滴,可就是这些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买卖活动可以给幼儿带来想象不到的惊喜与感动;更无法体会商店买卖的过程,是儿童需要学习和积累的重要生活经验。因此,我们设计了语言、社会活动《鹅妈妈买鞋》。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资源,让幼儿把他们有关商店买卖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创作、表演与游戏。进而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活动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活动目标1、 在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角色对话,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教育幼儿初步懂得理性消费,学会节约。
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角色对话是本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1、 幼儿有前期的购物经验;2、 图片“鹅”、课件《鹅妈妈买鞋》3、 角色表演用的图片若干(鞋、服装、香水、项链、耳环等)
活动过程一、 经验回顾:出示图片“鹅”,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1、 引导幼儿说说鹅妈妈长得怎么样?2、 结合幼儿的经验教师小结:鹅的外形特征。3、 让幼儿猜猜鹅妈妈今天想去买什么?

二、 结合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一)采取哑剧的形式,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疑问欣赏故事一遍。欣赏故事后提问:1、 故事里面除了有鹅妈妈,还有谁?2、 鹅妈妈有没有买到鞋?它买了一双怎样的鞋?3、 鹅妈妈还有没有买其它东西?买了什么?(二)教师小结:鹅妈妈原来只想买一双鞋,为什么后来她又买那么多东西呢?会不会是老板跟她说了什么呢?采取哑剧的形式,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疑问欣赏故事第二遍。l 请幼儿发言,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猜想老板是怎样向鹅妈妈介绍商品。(三)配上声音,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请个别幼儿模仿故事里老板和鹅妈妈的对话。重点模仿老板的神态、语气;鹅妈妈爱虚荣的心理。三、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教育。1、你喜欢故事里的老板吗?为什么?l 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老板很聪明,会做生意。懂得扑捉顾客的心理进行商品的推销。2、你喜欢故事里的鹅妈妈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鹅妈妈,你会怎样做?l 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鹅妈妈爱虚荣,乱花钱。我们应该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不浪费。上街时,不随便要求妈妈乱买东西。四、经验迁移:角色游戏“小老板”。1、请个别幼儿和老师玩游戏。2、全体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1、设计特色:《鹅妈妈买鞋》这一活动的选材是《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中《我家和我家附近》一单元中的内容之一。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一改以往让幼儿自由观看或操作图片自编故事的教学手段。而是结合课件中富有动感的画面,先充分吸引孩子探索的兴趣,接着采取哑剧的形式,教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疑问欣赏故事,并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2、学习状态: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较高(特别是平时注意力和参与意识欠缺的孩子也主动融入到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探索欲望强,并能大胆地根据自己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想象和创编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还能充分运用在角色游戏中。在这个非常生活化的活动中教师以开放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创作、表演和游戏的快乐。3、活动建议:角色表演“小老板”活动中教师提供给孩子操作的是图片。建议教师可以提供孩子们熟悉的、容易接触到的一些实物,让孩子充分投入到角色游戏中。这样可更有利于激发孩子创编角色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