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蛞蝓》含反思

所属分类:中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8 17:14:45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了解蛞蝓对人类的危害,知道蛞蝓是害虫,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萌发对蛞蝓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对动物的兴趣。


  2、了解蛞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蛞蝓是害虫。


  3、能对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分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蛞蝓,激发对动物的兴趣。


  难点:能区别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蜗牛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收集关于蛞蝓的资料。


  物质准备:组织幼儿捕捉蛞蝓和蜗牛,每组一个盛有蛞蝓和蜗牛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蛞蝓的外型特征。


  1、出示盒中的蛞蝓。


  先让幼儿讨论再告知正确的名称――蛞蝓。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


  小结:蛞蝓身体圆而长,没有壳,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没有脚,而是在接触地面的腹部生成一种能动的肉足,也叫腹足两只小眼睛长在长触角上。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蛞蝓》含反思
  二、知道蛞蝓的生活习性。


  1、在什么天气、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蛞蝓?


  2、为什么也叫它鼻涕虫?身上的粘液有什么作用?


  3、蛞蝓喜欢吃什么?


  4、蛞蝓生活在哪里?怎么过冬天、夏天的?


  小结:蛞蝓的身体会分泌粘液,它爬过后粘液留在地上就会留下一条白线,所以也叫鼻涕虫,它生活在阴沟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夜晚出来活动。喜欢吃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三、认识蛞蝓对人类的危害。


  蛞蝓在夜间爬出来活动,被它爬过的食物变脏,衣服变脆,专门破坏农作物,是害虫,为了防止蛞蝓破坏植物,可在菜园和果圆周围撒些石灰,它们就进不来了。


  四、鼓励幼儿提出有关蛞蝓的问题,大家讨论。


  活动延伸: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蛞蝓。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蛞蝓一般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虽然常见到,但幼儿因怕脏而很少去仔细观察。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明白不管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们都应了解它,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关注之情。此活动首先通过实物及幼儿自己的发现让幼儿产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并在幼儿产生好奇的时候对蛞蝓和蜗牛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幼儿很快地了解到蛞蝓的特性。活动中还让幼儿了解蛞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因此这一部分要深入探讨,并可插入一些关于生态平衡的知识。


  二、效果分析


  幼儿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对于不认识的的动物等特别好奇,因而在实物的帮助下幼儿提问较多,但因为幼儿很少去仔细观察,很多幼儿虽见到但不知道它的名称。由于幼儿对蛞蝓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能逐步地解开蛞蝓之迷。现在幼儿的环境意识越来越浓了,当知道蛞蝓是害虫时,就表示要消灭它,老师借此机会向幼儿介绍了有关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粗浅知识。幼儿对此兴趣较浓。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