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一只塑料袋》

所属分类:小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05 10:11:16
引导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学习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更多幼师资源,公开课,教案,比赛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图片一张。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一只塑料袋》。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一只塑料袋》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老爷爷捡了雪碧瓶、纸盒子的图片。


  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纸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小班社会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