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班科学活动:浮与沉教案

物体的沉浮是孩子们一直比较关注的话题,如船那么重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有些东西很小却会沉在水底?为了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愿望,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微信扫一扫,可以在手机里学习

【活动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对其进行分类。

    2.学会用↓记录沉,用↑记录浮,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几种常见的不同材质的物体,已有在水中自由玩沉浮游戏的经验。

     2.物质准备:木块、铁制汤匙、乒乓球、石头、海绵、玻璃球、钥匙等;干抹布若干,装有清水的透明大盘一个,供幼儿做实验的实验盆若干。

【活动过程]

阶段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你觉得什么物体是可以在水中浮起来的?什么物体在水中是沉下去的?

    2.猜猜看,石头和乒乓球,它们放入水中会怎样呢?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说:“不如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

    教师小结

    像石头这样沉入水底的现象叫沉,像乒乓球这样漂在水面上的现象叫浮。我要把这个发现用标记记录下来,石头在水中下沉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即↓,乒乓球在水中上浮用向上的箭头表示即↑。

    分析与反思

    首先借助随手可见的材料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幼儿的讨论、验证教师小结沉浮概念,为后续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丰富自己的经验做准备。

阶段二:幼儿动手操作

    1.实验 

    我将一个装有清水的盆子、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材料(在这里对家长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表示感谢:-D)、记录纸、笔等投放到区域中。

    沉浮实验开始了,孩子们经过简单协商决定由宸宸、蕊蕊、晓轩三人逐次把材料投放到盆里进行实验,淼淼记录结果。

   2.统计

    区域活动结束的小结时间里,我请淼淼根据记录表格介绍实验结果,请宸宸演示操作,这样一来,幼儿直观深刻的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特性。

    如:知道了大的不一定会沉(乒乓球)、小的不一定会浮(硬币),塑料的不一定会浮(班中的塑料螺丝),金属的不一定会沉(铁碗)。

    分析与反思: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由此可见自主操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将本环节重点设置为幼儿自由探究物体沉浮特性,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干涉幼儿,只是向幼儿讲清活动规则(水溅出来要及时擦干等),鼓励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并记录。

阶段三:设疑活动,如何将沉的物体浮上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区域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

    经过探索,孩子们对物体的沉浮特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于是,我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扩展幼儿经验:你们能想办法帮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吗?你能想办法帮助浮的物体沉下去吗?

    问题一出,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并在游戏中进行实验:

 有的说:我把它(纸杯)摁下去不就行了。

 有的说:哎,还是不行,你一松手它就起来了。

 晓轩:等会等会,你使劲摁倒底,(纸杯)进去水了它就沉到底了。

    分析与反思

    在得到我的肯定后,孩子们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如:在塑料纸上放东西,这样塑料纸就会沉下去;把硬币放在纸杯里,硬币就会浮起来,等等。

阶段四:物品归类

    1.将浮的物品放在↑的盒子中。

    2.将沉的物品放入↓的盒子中。

    分析与反思

    通过分类,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一步巩固。

🏷标签:中班科学 浮与沉 教案 学前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