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小班社会环保教案《一只塑料袋》

所属分类:小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9 13:20:24
设计《一只塑料袋》活动,旨在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垃圾应入箱,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增强环保意识,将环保启蒙融入日常,培养小小环保卫士。
设计意图: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幼儿教育要尽早让这些小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而且,这些启蒙教育应该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一天,孩子们正在晨间锻炼,一只塑料袋飘了过来,可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把它捡起。晨间锻炼结束后,我就设计了活动《一只塑料袋》,通过故事中捡袋子的小朋友和树妈妈的对话,来告诉小朋友垃圾应放在垃圾桶。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PPT 课件。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 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一只塑料袋》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 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 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 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小朋友捡了雪碧瓶、纸盒子的图片。 教师: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小朋友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小朋友捡的这些纸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 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 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教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
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 捡起来,不乱扔垃圾,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小班社会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