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我们会经常引导孩子们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等。我们教育孩子们用这些词语表示尊重他人,表达感激之情,以及向他人道歉。同时,我们也教育孩子们使用正式的称谓,比如老师、阿姨、叔叔、阿姨等等。这些小小的举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叫飞飞的小朋友,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在玩闹的过程中却总是会不小心伤害到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哭泣。
我和飞飞进行了多次沟通,教他如何在玩耍时更加小心谨慎,同时也要学会道歉和用礼貌用语。每次教育后,乐乐都会主动向其他小朋友道歉,并用“对不起”来表达他的歉意。这种积极的态度也使得其他小朋友更加容易原谅他。
但是,我发现飞飞对于“对不起”这个礼貌用语已经习以为常了,他甚至不知道何时使用这个词语是合适的。因此,我和飞飞进行了一次针对礼貌用语的沟通,我问他:“飞飞,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用‘对不起’呢?”
飞飞想了想,然后回答说:“当我做错事,伤害到别人的时候,我就要说‘对不起’。”
我点了点头,然后告诉他:“是的,当你做错事或者不小心伤害到别人时,‘对不起’是一种表示歉意和道歉的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你的行动来证明你的歉意,比如改正错误或者避免再次伤害到别人。”
我希望通过这次沟通,飞飞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什么是礼貌用语,以及何时何地应该使用这些用语。同时,我也会继续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更多的礼貌用语,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成为有素质、有礼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