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l 能理解“让座”的意思。
l 懂得让座是一种美德,知道要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
l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l 课件准备:《小蚂蚁让座》故事音频及图片;《让座》歌曲音频。
l 纸面教具:《我会让座》。
活动过程
l 师幼讨论,帮助幼儿初步理解“让座”。
——小朋友们坐过公交车吗?
——你见过别人把座位让给另外一个人吗?
——你有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别人吗?给谁呢?
小结:在公交车上,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我们把座位让给他们,这就叫让座。
l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蚂蚁让座》,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蚂蚁让座》第一段。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公交车)
——公交车上还有哪些小动物?(小羊、小狗、小猴、小猪)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蚂蚁让座》第二段。
——车开到了半路,谁上车了?(熊婆婆)
——哪些小动物要给熊婆婆让座?它们是怎么说的?
——熊婆婆说了什么?(谢谢你们)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蚂蚁让座》第三段。
——熊婆婆最后坐了谁的座位?
4.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小蚂蚁让座》第四段。
——小蚂蚁最后坐在了哪里?(熊婆婆肩膀上)
——一路上小蚂蚁在熊婆婆的肩膀上做了什么?(唱歌)
l 播放歌曲音频《让座》,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要给需要的人让座。
———谁给歌曲中的“我”让座呢?(叔叔)
——后来“我”给谁让座了呢?(老婆婆)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给老婆婆让座吗?
小结:让座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也是传统的美德,老婆婆年纪大了,公交车行驶的时候会站不稳,容易摔倒。所以,我们如果遇到一些身体不好的人、老爷爷老奶奶或者是带着小宝宝的妈妈,可以给他们让座,这样我们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觉得很温暖。
l 提供纸面教具《角色头饰》,鼓励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温馨提示
l 小蚂蚁在婆婆肩膀上的情节,可以用扮演小蚂蚁的幼儿将手搭在扮演婆婆的幼儿肩膀上,以此代替。
活动延伸
l 区域活动
1.在音乐区投放歌曲音频《让座》,供幼儿学唱歌曲。
2.在表演区投放纸面教具《我会让座》,组织幼儿表演故事《小蚂蚁让座》。
附【故事】
小蚂蚁让座
小蚂蚁在公共汽车站爬上了车,他要到森林里去看外婆。公共汽车里坐着小羊、小狗、小猴、小猪好多好朋友。
“嘀嘀——”汽车开了。大家唱起了歌儿,真高兴。
“嘀嘀——”汽车开到了半路的车站,上来了熊婆婆。呀!坐哪里呢?座位全坐满啦。
小羊说:“能婆婆,来我这儿坐!”
小狗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小猴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熊婆婆说:“啊,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
这时候,小蚂蚁冲着熊婆婆,用最大的嗓门喊了起来:“熊婆婆,请你来我这儿坐!”“那,你坐哪儿呀?”熊婆婆问。“你先坐下,我就有地方坐啦!”小蚂蚁神秘地眨眨眼睛说。
婆婆坐到了小蚂蚁的座位上。咦,小蚂蚁去哪儿啦?怎么看不见啦?
“小蚂蚁,小蚂蚁,你在哪儿?”熊婆婆喊着。“熊婆婆,我在这儿!”声音就在熊婆婆的耳朵边。噢,原来,小蚂蚁爬到了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呢!
路上,小蚂蚁给熊婆婆唱了好多支歌。那些歌很好听很好听,你瞧,熊婆婆笑眯眯地歪着头,听得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