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音乐韵律各年龄段的发展特点
发展特点 |
小班 |
中班 |
大班 |
动作发展 |
1.大多数幼儿能自如地运用手、臂、躯干做各种单纯动作,如:拍手、摆臂、跺脚等。 2.受神经系统协调性发展的局限,平衡及自控能力还较差,腿部力量较弱,身体左右摇摆比较大。 3.幅度较大的上肢运动易于掌握;小跑步、小碎步等较宜掌握,跳跃动作及上、肢联合的复合动作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
1.身体大动作及手臂动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走、跑、跳的下肢动作逐步得到提高,能够比较自如地做一些连续的移动动作,如:跳步、垫步等。 3.平衡能力及动作控制能力有所增强,对于上、下肢联合的复合动作逐步发展起来。 |
1.动作进一步分化且精细:身体、躯干—手臂—手腕—手指,且动作的自控能力更强。 2.能够自如地变化上、下肢动作的速度及幅度,能够做更复杂的上、下肢配合的联合动作,如:采茶的动作需要同时协调配合手臂、手指、头部、眼睛、腰部以及脚的动作。 3.掌握更为复杂的连续移动动作,如秧歌十字步、踵趾小跑步、跑马步等。 |
随乐能力 |
1.三岁初期幼儿听到喜爱或熟悉地音乐时,会自发地跟着音乐踏脚、拍手,但不能做到完全合拍。 2.随着音乐活动的增多,幼儿逐渐发展到根据音乐的特点,努力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拍相一致,使动作的频率逐步变得均匀。 3.能根据音乐性质的变化,用相应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例如:音乐速度快,动作则快;音乐连贯、平衡,动作则缓慢、平稳。 |
1.能够合拍地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2╱4拍或4╱4拍)。 2.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与音乐相协调的动作更加自如 3.节奏的均匀性、稳定性更加明显。 |
1.能够自如地、熟练地表现音乐的节奏、节拍,而且表现为能对比较复杂的节奏做出反应,如:附点节奏及切分节奏、三拍子的节奏等。 2.用较灵敏的动作反映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变化的能力有了提高。 |
合作 协调 |
1.在韵律活动中动作表现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运用动作与同伴配合、交流、共享。 |
1.开始注意运用动作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集体韵律活动中,会自己寻找一些比较空的位置,不与别人碰撞而共享空间。 2.会主动邀请同伴共舞,还会与同伴合作表演动作。 |
1.在韵律活动中的合作协调意识越来越明确,合作协调的技能也越来越强,开始主动追求与同伴一起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2.能够用动作、表情、眼神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 |
创造性 表达 |
1.动作创造性表现方面有了初步的意识和发展,能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来模仿、表现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具体事物,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 2.幼儿能用动作表现自己对各种事物的情感体验。 |
1.随着认知能力、动作表达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尝试用一些基本的舞蹈词汇来进行简单的创编。 2.幼儿在创编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较大程度的提示和整理。但幼儿主动创编的意识和积极调动并运用已有经验的能力明显地提高和发展。 |
1.发挥出自身用动作词汇创造性表现音乐的积极性。 2.同样的音乐、同样的主题内容,他们会努力地用已有的表达经验创造尽可能与别人不同的动作。 |
二、幼儿音乐韵律教学活动的发展目标
1.总目标
1)会听辨音乐的节拍,感知节拍的强弱关系,在音乐伴随下会合拍地做动作。
2)记忆伴随动作的音乐,会按照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3)感受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变化,进而运用相应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情感,以达到动作协调、优美而富有韵律感。
4)激发幼儿用脑去联想、想象,发挥创造性,让幼儿在活
动中学会感知音乐与动作的美。
2.各年龄段幼儿音乐韵律活动目标
n 小班
1)学习并跟随教师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
2)听音乐合拍做动作,走、跑、跳动作自然、优美。
3)喜欢参加集体的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合拍地表现动作的能力。
4)初步尝试和体验用动作、表情和姿态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乐趣。
n 中班
1)能按音乐的变化和节拍的变化整齐开始,随变化而变化。
2)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协调地做简单的基本动作、模
仿动作和舞蹈动作,例如:手腕的转动、小跑步、垫步等。
3)能按音乐基本情绪有表情地随之变化动作。
4)享受并体验用动作、表情和姿态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乐趣。
5)初步尝试用创造性的动作自发的随音乐自由舞蹈的乐趣。
6)能够在动作表演过程中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道具。
n 大班
1)能随音乐的节奏较准确的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模
仿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
2)进一步丰富舞蹈动作词汇,在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
和集体舞蹈的基础上,学习一些含有创造性成分的稍复杂的舞蹈组合。
3)喜欢参加集体的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喜欢自发的随音
乐自由舞蹈。
4)能够积极体验用动作、表情和姿态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
乐趣,并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尝试用创造性的动作大胆、主动地表现。
5)能够在动作表演过程中,学习选择比较熟练的使用一些
见到的道具。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