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教师备课的方法
1.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
1)备课时明确主题的目的、要求、重点等共性问题,平行班的教师可互相切磋,集思广益。
2)教师不能只依赖"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而且,最后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班级特点,决定对共同研究成果的取舍和运用,并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讲起来生动活泼。
2.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
1)备课应将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起来,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不能用同一模式处理不同的课时。
2)备课应通览全部教材,注意其章节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领域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月计划、主题计划、周计划)备课,进而进行课时备课,以使前后呼应,首尾相连,承前启后,左右配合。
3.编写教案与运用教案相结合,以运用教案为主
1)编写教案就是把备课中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加以整理、概括、归纳,按照教学要求用文字书写出来。它记录了教师对活动材料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程序,以及教法设计、手段运用。
2)编写教案课前准备的最后工序,也是教师业务基本功的集中体现,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对此都应做到一丝不苟。
3)教案都是提前写成的,编是手段,用是目的。因此,在上课前还要熟记教案,以便更好地运用它,这是备课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4)因课上情况多变,故在熟记教案的同时还应有各种思想准备,以便在上课过程中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应动态,灵活掌握。
4.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以使备课更完善
1)课后备课是指每一次活动后,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它是备课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是在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故称"课后备课"。
2)课后备课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修改,充实提高,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二、幼儿园新教师备课注意问题与策略
1.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1)新教师对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比较迷茫,不妨以学习模仿
优秀教案为主。
2)新教师可以模仿优秀教案中具体的教学准备、全面的教学目
标、明确的环节设计,以及解决重难点的教学策略等等。
3)新教师在模仿过程中要反复揣摩,多想几个为什么,“为什
么这句话要这样说?”“为什么这一环节要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领会教案设计的目的意图,理解教学方法的出发点。
4)对优秀教案的分析和思考,能帮助新教师不断积累备课的经
验,提高备课的质量。
2.在集体备课中汲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意见
1)集体备课是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彼此帮助的好形式,尤其对于
培养新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教师备课时不仅要个人钻研,还应该在集体备课中汲取经
验教师的指导意见。集体备课后,新教师要把集体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加以消化和巩固,最后再进行个人钻研。
3.敢于创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1)新教师要充分发挥年龄上的优势,在备课中敢于尝试、大胆
创新。
2)新教师都是刚参加工作或工作年限较短的教师,他们年轻、
思维活跃,脑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因而备课的特点往往是突发奇想、跳跃式的,容易产生有创意的设计和想法。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