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幼儿如厕环节的教育价值与指导策略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4-17 16:58:01
教师可适时地提醒幼儿如厕。他们一般在憋尿时会表现为脸红、夹着双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这些表现以及时间间隔给予提醒及时如厕。

幼儿园幼儿如厕环节的教育价值与指导策略

(讲义)

一、幼儿如厕环节的教育价值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准确把握幼儿如厕教育的适宜性,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三方面充分体现如厕环节的教育价值:

1. 满足幼儿正常的生理排泄需要,实现幼儿身体上的轻松;

2. 帮助幼儿学习并掌握如厕的基本技能,实现如厕的自理;

3. 帮助幼儿了解如厕行为与身心和谐健康的关系,让幼儿遵守如厕常规,建立一系列关于如厕的健康行为方式,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如厕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在幼儿园不能轻松如厕

² 有些新生幼儿在家时已经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可到了幼儿园却总是尿裤子。其实,在熟悉的环境中,幼儿的状态是最放松、自在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当自己所依恋的奶奶或姥姥不在时,难免会紧张,无所适从新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小原因都可能导致他们如厕“失调”。所以新生幼儿在幼儿园不能轻松如厕属于正常现象

应对策略:

² 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教师不仅要鼓励新生幼儿还要耐心等待。除了给他们必要的提醒外,尽量避免不断地询问幼儿“你有没有憋尿?”等类似的问法可能会强化幼儿的焦虑心理,也让他们没“面子”,最好将幼儿如厕真正当做一件平常事来看待就好了。

问题二:不会脱裤子

² 有些家长嫌孩子做事拖拉,怀着与其等待还不如帮他做了的想法,包办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包括如厕时的脱裤子。这种做法看似省事,却为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带来了麻烦,甚至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

² 教师要让家长给孩子穿结构简单的衣服。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使他们感到这并不是难事,进而产生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如厕中,简单易脱的裤子对动作较慢的孩子来说,相差一点时间就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也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² 另外,教师要逐步教会新生幼儿如何穿、脱衣服,并耐心等待。

问题三:顾不上去厕所

²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已经习惯要到卫生间大小便了,但表现总是时好时坏。其实对新生幼儿而言,获得某项新技能大多需要经过几次反复才能稳定下来,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

应对策略:

²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的驱使会使他们忘记身体的感觉。教师可适时地提醒幼儿如厕。他们一般在憋尿时会表现为脸红、夹着双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这些表现以及时间间隔给予提醒及时如厕。

三,培养幼儿如厕习惯的方式方法

1. 创设宽松安全的如厕环境

² 温馨的环境,轻松如厕,才能保证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如在便池边安装小扶手,方便幼儿可以把握,帮助他们顺利排便;在合适的位置放便纸盒方便幼儿使用等。

2.  幼儿如厕前,教师要求明确:

² 建立一个良好的如厕常规,需要教师不断的向幼儿提出要求,强化幼儿正确如厕的意识。比如:

ü 上厕所要排队,不推也不挤,站在正确的位置上如厕;

ü 如厕后要将裤子系好,不会系的也要自己尝试系,然后让老师帮忙整理;

ü 裤子系好的小朋友不得在卫生间内追逐、打闹等

3. 幼儿如厕时,教师顾及全部

² 幼儿如厕时,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三位教师明确分工、合理站位,让所有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中。

4. 坚持正面教育

² 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但要从正面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在幼儿如厕后,教师可以针对每天不同的如厕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表扬如厕习惯较好的幼儿,同时对于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鼓励幼儿学习好的榜样,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只要我们更加耐心、细心地教育,循序渐进,相信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