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食谱的制订方法
² 科学、合理地制订幼儿营养均衡的食谱,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食谱的制订
1. 确定幼儿科学进食的餐次:
² 幼儿的营养需要相对较高,但是幼儿活泼好动、能量消耗大而且胃容量较小、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应该少食多餐。为此,应设置三餐两点的进餐制度。
2. 初步掌握膳食的食物种类和大致进食量:
² 幼儿膳食要做到每日有谷类、畜禽肉类、鸡蛋、牛奶、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等食物。
²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详见3-4-4 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及摄入量表。
3. 合理选择膳食中主要的食物和具体用量:
² 给幼儿选择食物时应根据幼儿的膳食费用、食物价格、季节性蔬果类供应,以及应特别注意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情况。
4.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
² 幼儿食品制作时,应选用适合的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焖,少用油炸、煎烤。
² 还应考虑制作过程不应太复杂,每周的菜式、面食、点心尽量不要重复,力求做到色香味美。
5. 先算后吃
² 运用食谱软件统计分析膳食营养量,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食物材料及其用量,使带量食谱符合幼儿平衡膳食的要求。
6. 调整改善
² 制订幼儿食谱后,保健医要及时巡查幼儿进餐情况,收集各班级教师的反馈意见,观察食物剩量,定期进行膳食调查,了解幼儿对菜式的喜好、食物的用量是否适宜、幼儿真正摄入的膳食营养是否达到要求等。
² 根据实际情况对菜式的食物材料和用量、烹调方法加以改进,不断提升烹调技术,才能不断完善幼儿膳食。
二、花样食谱的制定
² 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且合理搭配。对食谱要求:
1. 依据平衡膳食宝塔(详见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图)
² 按照幼儿年龄及一定比例适量分配到一日三餐中,编制科学、合理、平衡的营养膳食。 (详见3-4-4 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及摄入量表)
2. 合理选择多样化食物
² 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应季食物。
² 按照幼儿营养需要量,运用食物替换的方法搭配幼儿每周食谱,建议主副食花样,一周内不重样。
² 早餐以主食为主、优质蛋白质为辅。午餐主副食并重,至少两菜一汤,菜品为有荤有素,多选用各种季节性蔬菜。晚餐安排脂肪较少、易于消化的食物,减少油炸食品和甜食的供给。每天有一定量深色蔬菜的摄入。
3. 注意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豆制品。
4. 保证饮食清淡少盐,兼顾营养膳食的搭配,注意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同时要注重甜咸口味和食物软硬的搭配。
5. 食谱应满足幼儿年龄特点(种类、大小、色、香、味) 的需要;<1 岁、1~2 岁、3~6 岁幼儿的饮食制作要有区别。
6. 在主副食的选料、洗涤、切配、烹调的过程中,方法应科学合理,减少营养素的损失,符合幼儿清淡口味,达到营养膳食的要求。烹调食物注意色、香、味、形,提高幼儿的进食兴趣。
三、带量食谱的制定
1. 带量食谱是在花样食谱的基础上,把膳食计划中各类食物的每周用量全部反映在食谱中,定出每餐或每日每人的各种食物原料的用量。
2. 将膳食计划中每周食物用量分配到每日、每餐的幼儿食物带量中。带量食谱完成后应将每周各类食品的数量相加,其总量须与同期计划用量相符。
采购员须按照食谱要求供应食物,厨房人员按照食谱上规定的花样和各种原料的数量制作饭菜,保证膳食计划的落实。如果食谱上的原料未能及时买到,可由保健医决定用同类食物代替,但必须在食谱上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