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00:01
让教师正确理解基本动作练习与身体素质培养的关系,把技能练习视为一种途径和方式。失去教师的引导,幼儿的自主探索有可能仅停留在低水平状态下,教学活动将会失去应有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健康领域指导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

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增强体质的手段,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形成保护身体健康的责任意识,习得巧妙地运用自己身体的能力,满足模仿、运动、娱乐、交往、竞争、表现、审美等多种需要,促进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2.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体育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因此,有必要构建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让教师正确理解基本动作练习与身体素质培养的关系,把技能练习视为一种途径和方式。例如,

让幼儿练习走跑交替300米,目的是培养幼儿下肢的力量素质和坚持到底的耐力素质以及平衡、协调等的调整素质。我们让幼儿学习跳绳的技能,是为了培养幼儿上下肢躯干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协调性、控制速度的有效方式

3.教师引导与幼儿主体性

1)要正确处理好幼儿自主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如果过度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那么集体教学活动就与自由活动没有什么区别了。失去教师的引导,幼儿的自主探索有可能仅停留在低水平状态下,教学活动将会失去应有的教育价值。

2)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孩子们有价值的探索。何为有价值的探索,有助于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增强体能的活动探索。

幼儿在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的过程中,有这样几组玩法:

² 孩子们将椅子建构成池塘,并在池塘里玩跳水游泳的游戏;

² 摆成弯曲的铁路,在上面开火车;

² 孩子们将椅子堆高搭成复杂的建筑观赏;

² 用绳子拖着走。

前两种从健康的角度更为有意义,在发展孩子创造性的同时,还能促进动作协调发展,锻炼体能。将这种个别的发现转换为集体的行动,那么就能将这种积极的探索变成有价值的课堂资源,使每位幼儿都得到发展。

4.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

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可以使教师指令与幼儿行动达成一致,有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保证体育教学的秩序感。在集体讲授、热身运动时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或手势发出指令,比如用游戏性的富有童趣的语言——嗨嗨嗨,四列火车开过来!等形式指令幼儿以四列纵队站立一是减少幼儿无意义的等待和教师组织的时间,减少时间浪费二是便于养成幼儿必要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

三是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教师讲授四是建立必要的体育课堂常规,还能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性。

5.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

在一个好的体育活动中,讲解、示范、练习、休息的密度应科学合理。其中,练习的密度最大,一般来讲,可占整个活动的50%70%。

在具体教学中,开始部分应做一些活动量不大的活动在中间部分安排强度大、难度高的身体练习,使幼儿达到适宜生理负荷的高峰结束部分安排活动量较小的游戏或放松活动。

在组织指导时,要注意精讲多练,减少过多的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教师可适当选择一些强度较大,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如从1. 5m高处往下跳,仰卧起坐传球,下蹲

走过30cm一40cm高的障碍物等,以有效刺激幼儿的运动热情。这不仅锻练了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使幼儿的心理素质大大增强。

6.注重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让不同体质的幼儿都有活动的机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创新的认识上,要重在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玩球”活动,第一层次的探索可以是自由玩,比赛谁的玩法多;第二层次的探索是玩玩别人玩过的花样;第三层次可为幼儿提供绳、棒、圈等辅助材料,使幼儿与器械积极交流,创造出“赶小猪”“打球”“套球走”等各种饶有趣味的新花样。让幼儿在教师层层递进、循循善诱的指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乐趣。

7.示范

1)姿势正确,动作轻松优美。示范位置应根据幼儿队形、动作的性质而定,方向可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决定,可采取正面、侧面、背面示范或镜面示范。

² 一般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练习均可进行前三种示范

² “镜面示范”一般用于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3)与讲解相结合或伴随语言提示。

8.讲解

1)重点突出,语言少而精。

2)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趣味。

3)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9.练习

1)完整练习和分解练习

2)重复练习

一、3)条件练习(变换练习的环境、变换练习的条件、变换练习的动作组合)
10.口头提示和具体帮助。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1.教学内容上

1)注意活动的趣味性

2)坚持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活动量。

4)注意培养幼儿身体的正确姿势

5)坚持全面锻炼

6)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7)注意安全

8)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2.合理安排活动量

1)根据人体生理机能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使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2)根据活动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安排活动量。(复习动作为主的活动量要大些)

3)根据活动的内容性质、难易程度等,合理安排活动量。

4)根据全班大多数幼儿的身体情况和动作的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活动量。

5)根据幼儿一天活动的负担量,以季节、气候变化和场地、器械条件合理安排活动量。

6)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练习条件和练习方法。

7)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8)严密组织教学,合理安排场地、器械和教具,减少不必要的排队等待时间,增加练习机会。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