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风筝以其美丽的造型、缤纷的色彩深深的吸引着可爱的孩子们。散文诗《放风筝》中的“五彩斑斓”一词,正是描述了风筝艳丽、多样的特征。开展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散文诗《放风筝》中感受风筝生动优美的形象,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生动逼真的情景中感受和体会散文诗的意境美,在理解作品的情感基础上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词汇:五彩缤纷。2.尝试仿编散文诗句,表现风筝的特征。3.体会散文诗优美、宁静的意境,表达对风筝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
散文诗课件、优美的背景音乐、放风筝的视频活动过程:1.播放视频“放风筝”,引起幼儿兴趣。提问:这些人在干什么?都有什么样的风筝?什么颜色的风筝?一只只风筝是怎样飞到天空中的?提问:你放过风筝吗?你放的风筝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样让风筝飞得又高又远的?
小结:风筝是各种各样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风筝,风筝由一条长长的线牵引着,很多风筝飞在天空中很美丽。
2.欣赏散文诗《放风筝》,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提问:你听了散文诗后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样?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2)提问:他们的风筝都是什么样子的?用散文诗中的语言梳理、提升幼儿的答案。
3.结合课件图片再次欣赏散文诗,加深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
提问:很多颜色的风筝在天空中飘荡,一眼望去,就变成了什么样的风筝?引导幼儿理解词汇:五彩缤纷。
提问:孩子们为风筝做了什么事情?用什么把它送上了蔚蓝的天空? 散文诗中他们在比什么?
小结:有的风筝是黄蜜蜂,有的风筝是红蜻蜓,有的风筝是白蝴蝶, 颜色五彩缤纷,小朋友们用一根长长的线拉着他们,比一比谁的飞得高, 谁的飞得远。
4.仿编散文诗句,大胆表达。
提问:除了散文诗中说的风筝,还有什么样的风筝?请你用散文诗中的语言来说一说。5.讨论:怎样让风筝飞得又高又远?
小结:放风筝要在一个空间较大的、还要避免有电线、高架桥等的地方,放风筝时要有风,然后根据风向放风筝,当风筝升起到一定高度时, 前后轻轻抖动,使风筝稳定下来。当风筝有下坠的趋势时,要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直到风筝在空中停住了不再下坠。活动延伸
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带幼儿到院子里放风筝,引导幼儿结合散文诗内容比一比谁的风筝放的又高又远,感受放风筝的喜悦心情。(本活动根据散文诗《放风筝》自编)附:
放风筝
春风吹绿了草地,孩子们在草地上放起了风筝。他们给风筝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 用一根长长的线,把风筝送上了蔚蓝的天空。我的风筝叫黄蜜蜂,你的风筝叫红蜻蜓,他的风筝叫白蝴蝶,我们比比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谁的风筝飞得最远。
五彩缤纷的风筝,在春风中飘荡,它们把天空打扮得多么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