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喜欢打铁歌的传统童谣,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2、欣赏童谣,知道这是一首关于劳动的童谣。
3、理解童谣的内容,初步学习仿编,根据x打铁,x打铁,打把xx送xx,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xxx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重点难点
模仿童谣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给幼儿观看打铁的视频,什么是打铁?铁可以打成什么?)
2、打铁歌的图片和文字2张(剪刀、燕麦、铁可以打成的东西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游戏导入):
一、百家姓游戏接龙,导入童谣
1、教师出示PPT图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百家姓图片)
2、教师提问:
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
师:这是我们班的评比栏,仔细观察一下在评比栏的盘子上有什么字?
师:那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幼儿自主回答
师:这是小朋友们的姓
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儿:百家姓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姓氏接龙游戏。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
师:刚刚我们看了图片,原来百家姓里有这么多的姓氏,李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关于姓氏的童谣,是一位姓张的师傅和一位姓李的师傅打铁的童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但是在听之前,我们要做三个小约定。
三个小约定:
1、小嘴巴闭闭好。
2、小眼睛看老师。
3、小屁股不离开小椅子,有问题请举手。
二、教师示范朗读童谣
1.教师用普通话示范朗读,幼儿欣赏并找出童谣中的主要线索。
2、教师提问:
师:你们知道刚刚李老师读的这首童谣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打铁歌
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打铁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
三、分段理解童谣故事内容
1、出示图卡,阅读童谣第1~3句,引导幼儿说一说其中的内容。
2、教师提问: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吧!(教师读童谣第1~3句)
师:刚刚童谣里说到谁在打铁?
幼儿:姓张的师傅和姓李的师傅(幼儿自由回答)
师:他们打的什么?
幼儿:剪刀
师:打了剪刀送给谁?
幼儿:姐姐
师:那铁除了可以打剪刀,还能打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3、阅读童谣剩下部分内容,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一句吧!(教师阅读剩下部分)
师:他要回家干什么呢?
幼儿:割燕麦
教师小结:打好剪刀刚送给姐姐就要回家割燕麦,可以看出我们的打铁师傅是特别辛苦、特别勤劳的。现在跟着李老师一起来读一遍这首童谣。
四、师幼互动游戏,阅读童谣
1、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童谣(1、熟悉普通话朗读 2、挑战方言朗读)
2、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会念这首童谣了吗?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会念这首童谣了,那我要考一考谁把这首童谣记住了,那考的方式是什么呢,李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来接第二句,或(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看看哪些小朋友记得最棒。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首童谣你们都学会了,但是现在我们要挑战一个更高的难度,用我们的方言四川话念一遍我们的童谣,那怎么念的呢,有没有小朋友会呀?
幼:会(幼儿念童谣)
师:那没关系,先听李老师来念一遍(教师念完后)
师:谁想来试一试呀?(幼儿上去念童谣)
五、创编儿歌
1、教师出示一张替换词语的空白图片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现在我们要来仿编这首童谣,请小朋友们来看看,李老师创编的这首童谣和刚才小朋友们念的哪里不一样?(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回答
2、分组讨论,仿编童谣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组坐好,李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相互讨论说一说,等会从小组里选出一个小组长上去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仿编的这首童谣。(幼儿讨论)
3、幼儿分享自己仿编的童谣
师:现在请小组长起来分享一下你们那一组仿编的童谣。(幼儿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
六、说延伸活动
师:刚刚我们童谣里说到,这个人把剪刀送给姐姐后,就回家割燕麦去了,可是,在割燕麦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会续编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想想哦,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请小朋友把小椅子送回家,有序的到门口排队。
附儿歌: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家割燕麦
活动总结1、多种形式的开展整节课下来,幼儿都很感兴趣,个个表现都很新奇,因为平时很少开展过类似的语言活动,在这节课中我从两个方面让小朋友对打铁歌进行朗读,分别是普通话朗读和四川方言朗读,小朋友在普通话朗读时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达到目标,但是在方言朗读时,有的小朋友会读不出来。
2、仿编童谣
幼儿在仿编童谣时,是分组讨论,小朋友说出的词太局限了,大部分都相同。
措施:幼儿方言朗读读不出,达不到一定的目标,老师做出相应的引导,教师的多次示范,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模仿童谣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幼儿在仿编时,因为生活经验太少,仿编句式大都相同,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根据此经验可以更好的进行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