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剪纸是我园的特色课程,是我园幼儿表达认知与情感的重要途径。从激发幼儿喜爱民间剪纸及用剪纸形式表现生活的兴趣、丰富幼儿对民间剪纸符号的认知经验、感受民间剪纸的情感性角度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萌发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能初步感受剪纸作品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能发现并大胆表达作品中人物造型、动态、符号等美感特点。
3.能认真观察画面,具有欣赏活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发现作品的美感特点及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难点—能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熟悉剪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并有初步的剪纸欣赏经验。
材料—剪纸作品及作者PPT图片、一体机、音乐及歌曲录音、钢琴。
活动过程
(一)由班级中幼儿的剪纸作品引出欣赏话题,引发幼儿兴趣。
我们班小朋友剪纸的本领真大!今天我给你们带剪纸作品来了,快来欣赏吧!
(二)欣赏剪纸作品《为奶奶洗脚》,发现作品的美感特点和美好情感。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1)出示作品《为奶奶洗脚》,幼儿观察、思考、轻声分享最初的认识、感受。
(2)共同分享--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
(3)总结幼儿的发现,引导幼儿认识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
2.要素识别—认真观察,发现作品的美感特点。
(1)你喜欢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2)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部位运用符号是不同的。
3.深入体验—感受作品的美好情感。
(1)妈妈为什么要为奶奶洗脚?小姑娘帮奶奶做什么了?
(2)奶奶、妈妈、小姑娘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她们的心情怎么样?
(3)欣赏了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4)小结幼儿的想法。
4.作品命名—表达自己对作品寓意的理解。
(1)你想为这幅作品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为什么?
(2)小结大家的意见,并说出作者取的名字--《为奶奶洗脚》。
(三)作者简介,进一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1.出示作者照片—介绍孙奶奶是一位特别有本领的剪纸艺术家。
2.展示作者的其它作品《学喂鸡》等,体会作者现在的本领是从小学习而来的。
(四)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结束。
(五)延伸—学着奶奶的样子,用剪纸来记录我们快乐、美好的生活。
活动总结
1.“感受与欣赏”、“想象与创造”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目标。日常教学中,后者更为偏重,而欣赏活动很少,尤其是剪纸欣赏更少。其内容选择非常贴近幼儿生活,在审美能力与情趣发展的基础上,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萌发爱的情感。
2.目标制定非常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艺术欣赏活动的特点。且整个教
学过程从整体感知,到要素识别,再到情感的深入体验层层递进,达成了目标。
3.作者介绍的引入、其他作品的辅助,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作品背后的情感。引导幼儿认识到从小多学本领,长大才会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
4.剪纸作为非遗项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艺术瑰宝。传统剪纸作品中含有丰富
的传统纹饰,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审美价值。同时,也兼具了传承意义。
5.活动中,给了幼儿充分的观察、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幼儿充分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家的想法进行汇总、提升,体现了主动性学习与合作化共同学习的大班幼儿学习特点。
6.活动最后让幼儿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增强了爱长辈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