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律动--最奇妙的蛋
活动目标:1.能跟随音乐做律动,体会扮演小鸡选美时的快乐。
2.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自己所扮演的小鸡选美时的动作。
活动重点:能随音乐按节奏做律动
活动难点:用身体大胆表现小鸡选美时的多种动作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音乐、小鸡图片(圆圆、琪琪、毛毛)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故事《最奇妙的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我们昨天听到的故事是《最奇妙的蛋》,在王国中有很多对蛋好奇的人,大家都想去看一看,那该怎么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第一遍音乐《最奇妙的蛋》,幼儿倾听,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并提问。
师:“刚刚小鸡做了什么动作,他们是怎么做的?”(拍手、拍身体、做造型等)
2.再次播放音乐,幼儿随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选美动作。
1)念儿歌做动作:
“走走走走,看一看。走走走走,谁最美。
走走走走,看一看。走走走走,快做好。
圆圆快来,琪琪快来,毛毛快来。”
2)请幼儿回忆儿歌里小鸡选美的动作,并用大胆表现。
3)请幼儿回忆小鸡选美的出场顺序,并出示对应图片及
123的出场编号。
师:我们都分别喊了谁来?还有谁?( 圆圆、琪琪、毛毛)
3.能随音乐进行表演,并把小鸡最美的选美动作大胆表现出来。
1)大胆表现小鸡选美时的动作。
师:圆圆最美的地方是哪里,(羽毛)琪琪和毛毛呢(腿、鸡冠)?
2)教师分别扮演圆圆、琪琪、毛毛进行表演。
3)师幼共同表演三只小鸡选美。
教师扮演圆圆,请幼儿分别扮演琪琪和毛毛。
4)集体表演
“你想扮演谁?怎么扮演?用一个动作来表现出来”
4.集体游戏《最奇妙的蛋》
1)寻找1、2、3号鸡窝,对应表演角色(1号鸡窝为圆圆,2号为琪琪,3号为毛毛)
2)替换练习,幼儿自创动作表现自己的美。
师:刚刚我们代表圆圆琪琪毛毛去比美,现在我们代表我们自己,你认识你哪里最美,就能最美的地方来比美。1号快来(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国王出现,评选最美的蛋,律动离开,自然结束。
大班律动--最奇妙的蛋---说课稿
说教材
《最奇妙的蛋》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通过故事的经验准备,让幼儿对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律动活动有很多种,较平时的音乐不同,我结合故事,特选择此首音乐,能让孩子们更直接的对小鸡和蛋有所了解。从而能轻松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鸡的动作特点。此音乐节奏感鲜明,能让幼儿更好的抓住其节奏特点和规律,从而体会到模仿小鸡的快乐。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指南》中指出,“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力创造能力,能用律动或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为依据,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并采用整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活动目标为:1.能跟随音乐做律动,体会扮演小鸡选美时的快乐2.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自己所扮演的小鸡选美时的动作。
说教学活动重点、难点:活动中我的重点是所有幼儿能随音乐按节奏做律动。由于节奏比较快,我分别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尽快熟悉节奏,从而掌握节奏,最终达成目标。活动难点是用身体大胆表现小鸡选美时的多种动作,每名幼儿的性格不同,有些性格内向的幼儿不敢大胆的进行表现,通过多次练习,以及教师的启发,最终能表现出不同小鸡的动作。在掌握好动作的基础上,幼儿跟随音乐做律动,从而完成了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通过示范的法,儿歌记忆法,图片启发法。情景法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更快的掌握小鸡选美时的不同动作及特点。通过启发,孩子们能跟随教师进行表演,在全班幼儿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掌握了动作要领,成功的突破了难点,为此,我增加了替换环节的练习,启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从而表现自己的美。从表现圆圆、琪琪、毛毛到表现自己的特点,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创新。最终每名幼儿在游戏中都获得了发展,体会到了活动中的快乐!
说幼儿的发展
一次的音乐律动活动让孩子掌握了其中的节奏,变得有节奏感,为以后的多种活动会有良好的铺垫,从而让幼儿更喜欢音乐。教师的启发,让幼儿对小鸡有了更深的认知,从而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了一定的引导和知识经验的准备。结尾活动的游戏中,由情景中的小鸡过度到幼儿自己,给了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空间,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后,国王的出现,又将情景回归活动,让幼儿有续编故事的引导,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或活动的延续,奠定了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