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中班数学《认识等号不等号》公开课教案(附反思)

所属分类:中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31 17:28:51
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建立等量关系,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认识等号不等号》是小编整理的一节优秀中班数学教案,欢迎下载!提高上课技巧最快的方法是参考别人的示范课,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上课方式与模式,本站长期上传幼儿园公开课,观摩课,优秀课件,名师课程,计划总结文案等。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间的数量关系。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建立等量关系。

3、培养幼儿清楚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点卡(一组数量一样多,一组数量不一样多),符号“≠”“=”各一个,数群卡。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看数群说出其数量。

2、看点卡感知数量。

(出示图一)问:卡片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呢?

3、认识等号。

问:怎么让别人知道红点和绿点一样多呢?(出示等号,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符号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间距离一样宽”)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等号)它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就表示一样多、相等的意思)。

4、感知等号的用法。

现在老师把等号放在红点和绿点的中间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10个红点和10个绿点一样多)。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教师带领幼儿读)

5、认识不等号。

(操作点子)问:去掉1个绿点,还能用等号吗?为什么不能?不一样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出示“≠”,引导幼儿观察)不等号和等号有什么区别?不等号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二、幼儿操作。

1、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看图摆放“等号”或“不等号”。

2、幼儿集体检查。

3、教师摆放数群卡,幼儿说出应该放等号还是不等号。

三、教师小结“等号”、“不等号”的用法后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让幼儿认识并理解等号“=”、不等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这两个符号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中班的幼儿已有认识数字1-9的基础,他们能较熟练地感知9以内的数量,并建立起了初步的数概念。我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及思维特点,采用了游戏化的形式组织本次活动,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幼师AI智能创作工具

一键生成教案、观察记录、发言稿,提升幼师工作效率。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智能生成各类教学文档,让您专注幼儿教育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数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