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前评析:
大班幼儿已经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并且非常流畅地能从1数到30,在3月份,结合“3.15消费者维权日”这个主题,引导幼儿认识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交流,明白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同时让幼儿明白如果在生活中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目标:1、了解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方面的常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2、能用数字和语言适当的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3、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食品与保质期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活动准备:毛绒小狗玩具、多媒体课件、食品、儿歌录音等。活动过程实录:(一)故事导入1、师:小狗汪汪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她呀,特别爱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袋呢。今天家里没有牛奶了,小狗汪汪见妈妈忙,就自己去路边超市买了一袋,可是刚喝了不一会啊,汪汪肚子疼了,哎呦呦、哎呦呦,肚子好疼哦……。2、提问:小朋友,汪汪为什么肚子疼呀?——牛奶坏了,汪汪拉肚了。3、提问:为什么牛奶坏了呢?——时间长了,牛奶变质了。4、师总结:对了,肯定是牛奶坏了,牛奶不能喝了,因为小汪汪没有查看牛奶的生产日期,不知道是否过保质期呢。(通过一个短短的小故事,创设情境,引出今天的活动重点: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引出简捷、直接切入本活动的重点内容。)(二)检验保质期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来看看,这些食品是哪天生产的,有没有过保质期。1、出示图:面包,生产日期:20140410,保质期:5天提问:20140410是指哪年、哪月、哪天?——2014年4月10日提问:保质期是5天,我们该从20140410的哪个数字开始数数呢?怎么数呀?——从10日往后数,数5天。提问:为什么从10日数?——保质期是5天,所以从表示“天”的数字开始数。提问:请问这个是否过期了呀?能不能吃了?为什么呢?——没有过期。从10日往后数5天,11、12、13、14、15日,今天是4月12日,能吃的。2、出示图:汪汪煎卷,生产日期:20140116,保质期:9个月(让幼儿探究保质期是“月”的计算方法)
教师评析: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认识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在游戏活动中,利用手指数数的方式,让幼儿推算食品的保质期时间,利用“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特别是最后两个活动环节——“检验常识”和“《12315》儿歌”的设计,为幼儿搭建了一个“立体的、多面的”生活知识平台,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涵。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指出的: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