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目的
在集体游戏中,引导孩子尝试自己独立走平衡,发展平衡能力。
《指南》目标
《指南》中指出5-6岁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观察实录
第一次观察
实录:
游戏开始了,很多孩子走到了平衡木的区域,我发现W第一次都不敢大胆地在平衡木上走。于是我走过去扶着W慢慢地往前走,但我准备松手时,W却把我的手拉的紧紧的。于是,我和W说:你先走一小段,我在前面等你,可以吗?这时候,W才会有点放心,慢慢地尝试往前走。
计时10:07——10:10
第二次观察
实录:
在组织孩子们开展户外游戏过程中,W第一次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较主动地尝试平衡木。于是第二次,我决定让W自己独立做,所以我鼓励W勇敢点,一定能克服胆小的。在我的帮助下,W的胆子稍微变大了,已经可以不用别的人搀扶就可以走完整个平衡木。
计时10:15——10:18
第三次观察
实录:
游戏开展到一大半,男孩子们的挑战意识逐步提高,他们提出:增加难度。于是,我鼓励孩子们挑战新的难度。看着大家将平衡木上增加一些障碍,必要的时候是需要跨过去的。大部分孩子很积极参加这个挑战,但我把眼睛的余光投向W。我看到W身体往后躲起来,她发现我的眼睛在看她,赶紧避开我的眼神。我走过去拉着她的手,鼓励她:没关系的,老师可以扶着你一起走,好不好?W担心地抓紧我的手开始尝试。在我的帮助下,W完成第一次的跨越障碍,对于胆小的W,我觉得慢慢地尝试,逐渐克服她的胆小,慢慢增加她的自信心。
计时10:25——10:28
分析与思考
分析与思考:
根据《指南》的目标,身体平衡运动对大班幼儿来说,已不是很困难的事。每个幼儿也有差异性,有的幼儿可在既高且窄的平衡木上走,有的幼儿只能慢慢地走过低低的宽宽的平衡木。在本次游戏中W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个体差异,所以在活动中,我结合W胆小的性格,逐步慢慢地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一点一点增强可可的胆量。
回应与调整
现场回应:
在本次游戏中,当W第一次尝试平衡木时,我发现W有点胆小,我鼓励W大胆尝试,可当平衡木上出现障碍时,W又有点害怕,在我的帮助下一瑜能较主动地去克服自己,敢迈出勇敢的一步。
鼓励支持:
在活动最后环节,我在集体面前表扬W成功地走过平衡木,表扬她在身体平衡能力方面有进步,从而让帮助她建立一定地自信。在今后的游戏中,我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底面直线、田埂行走。鼓励幼儿大胆练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我在今后的游戏中,我也要根据每位幼儿的实际活动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