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小班组进行了行为跟进式的课堂研讨活动,本次的活动是陆老师带来的小班美术活动《我给树叶添叶脉》。这个活动我们小班组的每位老师都各自进行了备课,而且针对陆老师的教案进行了各自的讲解,陆老师也吸取了部分老师的优点,进行了第一次的执教,本周陆老师是第二次执教这个活动。陆老师在吸取上一次的经验后,这次的活动可谓更有把握。
活动一开始,陆老师就带领孩子随着音乐跳舞进入布满落叶的场景,瞬间激发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随后,老师就让孩子们自己捡一片树叶,以“现在树叶宝宝是你的好朋友了,我们摸一摸,你看到树叶宝宝身上有什么?”等问题激发孩子观察的欲望。通过这样的提问,发现孩子们都观察的很仔细,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强,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很硬”;有的说“上面有棒子”等等。接着陆教师进行了小结,让孩子很好的认识了叶脉。除了认识以外,还要让孩子学会用连续的直线大胆表现叶脉。陆老师为了达破这个难点,在示范引导的过程中就让孩子徒手跟着老师画。孩子们有了初步的经验后,在自由操作的环节大家都非常积极。虽然由于陆老师在指引时要求不够清晰、指向不够明确,使孩子的叶脉画的不是很正确,但从整个过程看,孩子们以对这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功吧!
班级:小班记录人:郭漪案例名称:小河马吃饭从开学到现在,小班的小朋友已经基本上稳定了,为了曾强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我讲了一节《小河马吃饭》的语言课,教育小朋友要自己吃饭。虽然我们班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可以自己吃饭,但是在家里喂饭的想象还是很普遍的,特别是陆文杰小朋友,在幼儿园吃饭的也还是要喂的。这个小朋友平时很听话也非常乖,但就是自理能力比较差。当我讲完《小河马吃饭》问小朋友吃饭要不要大人喂饭时,小朋友都回答说不要,只有陆文杰没有说,这时我就把陆文杰小朋友叫了起来单独问了他要不要大人喂饭,他也回答我说不要。虽然他回答了,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就在当天吃中饭的时候我没有去主动喂它吃饭,而且还特意观察了一下他,结果真的让我很高兴,他没有要求任何老师和阿姨来喂他吃饭,并且自己把饭吃完了。
分析:小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基本上也都可以达到自己吃饭的能力了,只是大多数孩子都是被家张宠爱和你爱不让他们自己做一些事情,以至于去多小班的小朋友不是不会自己吃饭吃饭,而是不愿意自己吃饭,形成了惰性。在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学习新本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老师是最好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要让小朋友从心里接受,愿意去做,才能真正的使幼儿自身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