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由来
随着天气的转热,好多孩子都穿上了凉鞋,一双双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凉鞋常常是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女孩子。这不,今天午点后,丘依婷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跑来对我说:“陆老师,你快来看,我和陶雨茹的鞋子是一样的。”有一样的鞋子不足为奇,但我还是故作好奇的问到:“真的啊?”“不骗你的”丘依婷为证明自己的发现,又指着随后而来的陶雨茹的鞋子说道“你看,她的搭襻上有一朵花,我也有”。听到我们的交谈又有一些孩子陆续地围了过来,有的在对比丘依婷和陶雨茹的鞋子,有的比较起自己和同伴脚上的鞋子,“我和XX的鞋子是一样的”“我比XX的鞋子大”“我这双鞋子会发光”…看来孩子们对鞋子的兴趣正浓,于是我就顺着孩子们的话题——脚上的鞋子开展活动。二、活动简录
为了便于每人幼儿都能看到同伴的鞋子,我把座位排成了一个圆形。活动开始我问幼儿:“刚才你们在讨论什么?”“我们穿的鞋子”“谁来把你的鞋子介绍给大家?”话音刚落,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小手,几个性急的孩子举手的同时嘴里喊着“我来我来”,我安慰他们“别急,只要举手,都会请到的”,这样才得以安静下来。下面是几个孩子的介绍:A:我的鞋子上面有一朵花,还有金的,晚上会一亮一亮的。B:我的鞋子是黑色的,上面有个蝴蝶结也是黑色的。C:我的鞋子很软的穿在脚上很舒服,我最喜欢穿这双鞋子了。D:我鞋子边上有个雷姆奥特曼,会发光的。E:我鞋子上面有一个个小洞洞。…“真的有许多的小洞洞哎,是不是坏啦”“不是”孩子们笑着答道。“那为什么要做这些洞洞呀?”我故意问他们。“好看”“凉快”“怎么会凉快?”“风可以从洞洞里吹进去”“热气从洞洞里跑出来”看来孩子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丘依婷告诉我,她的鞋子和陶雨茹的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一样?”我把话题引向比较鞋子的异同。我让她俩坐在一起,这样便于幼儿观察
三、反思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的话题正是由幼儿的谈论而引发的,谈论的对象就是幼儿脚上穿的鞋子,所以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的高,都想把自己的鞋子介绍给同伴,就连平时几乎不发言的楠楠也主动的举起了小手,给同伴作了介绍。正因为这些鞋子是他们熟悉的,所以在介绍自己的鞋子时也有话可说,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表象性思维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观察容易停留在某个细节之处,而不会进行抽象的概括,这时我就加以引导,让幼儿把他们发现的一些相同或不同之处进行概括,提高了他们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