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结合他们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同时参考许卓娅《我和音乐做游戏》一书,我选择了《小猴子》这首歌曲。小猴子是幼儿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动物,将生动有趣的儿歌与音乐游戏结合在一起,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课程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体现风趣的歌曲情感;
2.乐于在不断增强的游戏挑战中积极探究游戏玩法;3.在唱唱玩玩中,感受同伴合作的乐趣。
课程准备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香蕉道具,树
课程过程
一、 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1.教师扮演猴妈妈带领幼儿进场。(两次)
师:小猴子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森林里玩,出发吧
2.教师跟音乐一起做律动
师:找个喜欢的位置轻轻的坐下
二、 了解歌曲,简单学习游戏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刚才的动作
师:小猴子, 刚刚妈妈做了什么动作?(一边提问,一边提示性的做动作)
幼:扭一扭
师:那你也来扭一扭, 这个小猴子会扭腰,你们还会扭哪里
我们一起来边唱边扭吧(音乐) 非常棒,你的小屁股扭得真不错,想想还可以扭哪里( 第二遍音乐)
嗯,刚刚我们扭了扭, 还做了什么动作呢? (跳一跳)
对了,还跳一跳了,可以怎么跳,你来试试(嗯,好的),还可以怎么跳?(非常棒)那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再 来 一 次 跳 起 来(播放音乐第二遍)
小猴子跳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会吧!
2.再次切入情境,出示游戏道具小香蕉
(再唱一次疑?)小猴子在找什么呀?(香蕉,桃子,玩具等)
都有可能哦,我们一起找一找 (对了,我们今天就要找香蕉)
三、 游戏互动,学唱歌曲
1.讲清游戏规则
可是香蕉都藏起来了,只有唱了魔咒才能打开来,这个魔咒就是(小猴子,扭一扭 扭一扭 找一找,小猴子跳一跳跳一跳找一找),
那让我们大声唱出魔咒 (出示音乐)
2.层层递进游戏难度
游戏1:将香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树上(孩子能够单独拿到的地方)
哇,太棒了,你们找到那么多香蕉呀,一起庆祝一下吧(播放音乐结尾)
找到香蕉藏在小椅子下面的篮子里,
游戏2:像香蕉放在比较高,孩子们不容易拿到,需要相互合作的地方
师:在这片森林里还很多很多香蕉等着你们去找,(暗示动作 指边上香蕉)赶紧唱魔咒吧(出示音乐)
师:找到了么? (3孩子们庆祝)
谁,你这个香蕉哪里发现的呀?你是怎么拿的。做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原来相互帮助,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为你们的团结友爱庆祝一下(完整音乐
游戏3:与客人老师互动
师:刚刚我们唱的好听的歌曲叫《小猴子》, 。瞧,森林里还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他们也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香蕉,只要你把好听的歌曲唱给他们听,就会得到香蕉,行动吧(一边走一边提醒 要大声一点哦,要做动作哦)多放几次完整音乐)
3.游戏结束,回教室
师:获得礼物,到妈妈身边来哦!
课程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而且情境的带入,孩子们很喜欢,一下子就融入了进去。
接着让幼儿模仿动作熟悉歌词,原本《小猴子》的配乐是《大公鸡》,但是由于《大公鸡》这首歌是小调,不是特别好听,而且是孩子们学过的,他们比较熟悉,于是改成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配乐,对于歌词内容,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结合中班上学期孩子的特点,由之前的小猴子,吱吱叫,扭一扭,跳一跳,抓一抓,找一找,哈哈哈哈,小跳蚤 改编成了小猴子,扭一扭,扭一扭,找一找,小猴子,跳一跳,跳一跳,找一找,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小香蕉。
最后层层递进游戏式学唱歌曲,使整个音乐游戏充分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先是将香蕉放在孩子们便于寻找的地方,接着将香蕉藏在高处,需要孩子们相合合作帮忙的地方,最后将香蕉放在客人老师身上,让他们一起互动。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唱,在学唱中感受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