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了解儿歌的句式特点,初步学习利用象征物仿编儿歌。
学习使用富有感情的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理解。
爱惜身边的事物,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幻灯片一套。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欣赏幻灯片:《鸟儿又有新家啦》。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提问:①浪花、树、鸟的声音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说鸟儿又有新家了?
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体会儿歌的特点:有节奏、押韵。仿编儿歌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仿编,如“风奏乐、花跳舞、风吹花跳真开心。”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将儿歌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音乐活动:可以用打节奏的方式将儿歌敲打出来。
情境渗透:
可以将幼儿用绘画表现儿歌内容的图片张贴在语言区,供幼儿欣赏、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尝试创编儿歌。
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儿歌:鸟儿又有新家啦风奏乐,水唱歌, 风吹水唱真快乐。
“哗啦啦,哗啦啦… 浪花跳起舞来啦。 风奏乐,树唱歌, 风吹树唱真快活。
“沙啦啦,沙啦啦… 树叶跳起舞来啦。 风奏乐,鸟唱歌, 风吹鸟唱真乐和。
唧唧喳,唧唧喳… 鸟儿又有新家啦!
(范楚平/文)
活动分析有水、有树、有鸟,有悦耳的、大自然的声音,这一切共同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让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儿歌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和充满生趣的语言表达。活动中,在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后,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仿编,灵活运用语言,体验二创造的乐趣。活动设计符合中班幼儿语言教育“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这一目标。
实施指导活动重点:正确理解儿歌内容,知道“鸟儿又有新家啦”的含义。
活动难点:将儿歌主题与现实中的环保教育相结合。
活动拓展在生活中寻找儿歌中出现的声音或相关声音,录音后投放到语言区,为幼儿仿编积累素材。
美工活动:我给小鸟做新家。启发幼儿利用自己的巧手为小鸟制作舒适的家。
制作与儿歌相关的动画课件。
注意事项教师朗诵时,注意运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
活动结尾时,多提供一些仿编的例子,激发幼儿仿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