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大自然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探索声音的节奏美、韵律美,经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知识,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案
参赛作品名称《美妙的声音》
参赛作者 王芳
单位名称湖北省 当阳 市
教学领域音乐活动
年龄段/班大班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你就能找到许许多多美妙有趣的声音。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观察、模仿大自然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探索声音的节奏美、韵律美。通过活动加强孩子音乐方面的素养,培养孩子主动探究的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探索发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3.会用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培养幼儿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感受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难点:会用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表现二分、四分、八分音符
活动准备课件《森林真热闹》、三角铁、响板、碰铃等打击乐器。节奏卡片、歌曲《在动物园里》《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1.播放课件:《森林真热闹》。通过欣赏幼儿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要求:欣赏完后,让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2.让幼儿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1)指声表演。(2)集体表演。3.整理幼儿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4.幼儿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二、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所听到的各种声音,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比如: 下雨:滴滴 嗒嗒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汽车:嘀 —小闹钟:嘀嗒 嘀嗒牛 :哞 —老鼠:吱吱 吱吱小兔:蹦蹦 跳跳(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1.节奏组合表演(1)教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2)幼儿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3)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2.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3.幼儿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4.教师引导幼儿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5.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三、创造节奏。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2)幼儿创造:如:① 老 师 ︱ 早上 好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2.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演奏“×— 、× 、××”3.播放《在动物园里》,儿童用打击乐演奏歌曲中的“×— 、× 、××”节奏。四、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让幼儿收集自己熟悉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节奏,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从而把复杂而枯燥的节奏变得简单而有趣。通过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知识。从声音中、动作中、语言中形成“×— 、× 、××”的节奏概念。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音乐活动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