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二等奖!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有趣的电路装置》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1-30 11:23:51
这是幼师OK网免费分享的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本次活动设计了“有趣的电路装置”,在班级里投放了很多新的电路组合玩具,一下就吸引了郭广阳的注意,通过动作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在接触新的游戏材料时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材料,遇到困难要坚持寻找方法。

观察背景

      刚刚升入大班,我能看到孩子们在自己解决问题方面有了进步。最近,我在班级里投放了很多新的电路组合玩具。在中班时孩子们已经接触过电的玩具,但大多数都是自发电的电动玩具。今天我把玩具投放到了区域里面(没有投放说明书),一下就吸引了郭广阳的注意。

观察目标

       幼儿在接触新的游戏材料时是否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材料,遇到困难能否坚持。

观察过程

(一)游戏过程一:神奇的“+与-”

1.游戏实录:

区域时间,郭广阳搬椅子来到了科学区,他盯着玩具柜看了的一会儿,然后很快的选择了新投放到区域里的发电玩具。他把玩具筐拿到桌子上,摆弄了一会儿,马上就尝试自己动手连接起来,因为玩具有比较明显的接头,所以他在没有寻求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开始连接各个零件了。大概五分钟时间过去了,他连接好一个看上去“成功”的电灯,但灯泡并没有亮。他很快跑到我面前:“老师有没有电池啊?我看到了电池盒,但里面没有电池,灯泡不亮,我想让它通电。”很快找到了两节电池给了他。他把电池塞进了电池盒里(此时两节电池的方向是一样的),装上以后,发电装置并没有启动。“咦,怎么没启动啊?”他低下头用手又动了动装置,然后又把两节电池的方向同时换了一下。还没有发动。“老师,为什么没有动?。“别急,我来看一看。”说着,我佯装不明白的仔细的看着电池盒。,“是呀?这是为什么呢?”。这时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马上把电池盒拿在手里,仔细的看着说到“这里有个加号”。“哦!真的呀!这个看起来像是个标志,有什么用吗?”郭广阳听了“老师,电池上也有这个加号!我想起来了,我们家的玩具电池都是不一样装的”,“哦!原来电池是按照这个符号,按照不一样的方向装上的”。郭广阳马上把电池按照标志的方向装了进去,小灯泡瞬间亮了起来。

(二)游戏实录二:电风扇怎么转

几天之后,郭广阳又来的科学区,这次他的目标是我在科学区电路组装玩具中投放的“电风扇”。有了上次玩电灯泡的经历,他显得非常有信心,拿起玩具就开始组装起来。可组装好了之后电风扇并没有转动。郭广阳首先检查了电池,他扣开电池看了看,又装了回去。“奇怪,怎么不亮呢?”他又试着检查了一下链接是否牢固。几番折腾之后依旧没有结果。这时,他转头看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拿着说明书在玩拼插玩具,马上说到“有办法了,这个装置的说明书在哪里?”其他小朋友告诉他“在墙那边。”他跑到区域边上找到了这个装置的说明书。拿到说明书,他先翻看了一遍,并没有动手操作,过了一会儿,他把说明书摆放好,然后照着步骤,重新连接一遍。十分钟过去了。“雷老师,你看!转起来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孩子在面对新的材料时,除了表现出兴奋之外,还经常会因为不会玩而求助,如果老师真的善意的提供了帮助也就同时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在这次投放新的材料时,我做了一些准备。我对孩子们的了解,这些简单的材料可以很快被破解。果不其然,郭广阳在组装上并没有遇到困难,问题反而出现在了电池上。对于这个难题,我也并没有给出简单的解答,也没有直接用问题去引导,因为哪怕是类似“你看里面有没有什么标志?这个加号是做什么用的?”,但实际上却减少了孩子思考的空间。我降低了自己的高度,作为一个“无知”的同伴出现在孩子面前,同时用动作引导孩子去观察。在第二次的观察过程中,我对材料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也就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同时我还投放了说明书,帮助幼儿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解决问题。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