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幼儿园中班《收集快乐多》观察记录

这是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观察记录,幼儿们对废品含义有了一定了解—“只有用完了之后扔掉的东西才算是废品。”这一概念是幼儿在实践讨论中自己得出的。在活动教师耐心地等待,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判断意识的培养。

微信扫一扫,可以在手机里学习

观察背景

       一天中午孩子们在小竹林散步的时候,吴欣悦小朋友发现小竹林的地上有一张糖纸,她边捡边兴奋地说:“看我捡到了一张很漂亮的糖纸。”张雨洁不屑一顾地说:“这是别人扔掉的垃圾,没用。”可吴欣悦说:“这糖纸可以做幸运星呢!”张雨洁说:“不能做,是没用的。”两个小朋友争论起来。她们双方各执一辞,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教师成了他们要争取的对象。我想孩子们各说各的道理,都没错,但如果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这一困惑呢?如果我轻易回答一句,这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并失去一个发展探索的机会。于是,我就先朝她们笑笑,不予回答,引着孩子先回教室。欣悦和雨洁也嘟哝着,摆出誓不罢休的样子回到教室。

观察目标

1.了解幼儿在收集过程中对物品和材料的探讨情况。

2.支持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

观察过程

观察实录:废品收集大讨论

雨洁:“我的饼干盒子是我妈妈给我买的饼干,我吃完了带来的。”

欣悦:“这糖纸是我偷偷带来的,我妈妈不许我捡垃圾,她把我捡的东西全扔掉了。”

(幼儿会想办法解决难题,我还得与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能支持幼儿的活动。)

小雨:“这个小药瓶是在上幼儿园路上捡的,因为我家里的瓶子忘记带来了,我想别人带来了,我也一定要带,叫爸爸回去拿来不及了。”

(幼儿的任务意识增强了,原先让他们带什么东西,他们总是会忘记,可是这次内容是他们自己选的,都很感兴趣。因此他们就会时刻记挂在心,就算忘记了,会想尽办法补救。)

韬子:“这可乐瓶上我家里带来的,我妈妈最爱喝可乐了。可是还有一大瓶,于是我妈妈就让爸爸、叔叔和我一起喝,一会儿就喝完了,明天就能带来了。”(真有趣,会发动群众了.)

明明:“这药瓶是我从奶奶家里拿来的,因为奶奶身体不好,总是吃许多药,有许多空瓶子,我跟奶奶说‘以后药瓶不能扔,都给我。’奶奶说‘这有什么用,垃圾一堆。’我说‘是有用的,你不懂。’”

(幼儿的收集已不局限于自己家了。他们能从其他途径进行收集,如朋友家、路上等等,这大大拓展了幼儿思路,为后继学习打下了基础。)

云云:“我这卷筒纸芯是从妈妈买的卷纸中抽出来的,它没有用是废品。”

东东:“不对,你还没有用完卷筒纸,就抽出来,这不是废品。”

云云:“卷筒纸用完了就可扔掉了,它就是废品。”

清清:“对它就是废品。”

小雨:“可是你还没用完呢?”

云云:“它放着也没有用嘛。”

东东:“有了纸芯抽起来方便,而且它可以装在一个圆的东西上,么眼就挂不上去了。”

小雨:“对,它没有用完就不是废品。”

云云:“我们去问问老师吧!”

(我想如果我直接告诉幼儿这样恐怕太简单了。反而使幼儿的探索兴趣降低了。)于是我朝云云笑笑,鼓励地说:“云云,你觉得他们讲得有道理还是没道理,你自己决定好吗?”

云云:“(思考一下)好,那我等用完了以后再拿来好吗?”

其他幼儿纷纷点头说:“好,你一定得记住喔,来拉钩。”

观察分析与反思

行为分析:

幼儿们对废品含义有了一定了解——“只有用完了之后扔掉的东西才算是废品。”这一概念是幼儿在实践讨论中自己得出的。

分析评价:

在争论过程中,教师并不急于指导,而是耐心地等待,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判断意识的培养。活动中幼儿们收集兴趣很高,且能想办法从各种途径收集自认为没用的废品,许多幼儿能独立完成收集任务,在介绍收集途径时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家长也能配合幼儿进行收集。

支持策略:

第二天,我带来用娃哈哈瓶制作的作品给她们看,他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雨洁说:“小汽车做得真棒!”欣悦说:“你看,他们是牙膏盒做的,垃圾也能做东西呀!”乐乐说:“我家也有,我家还有可乐瓶呢!我明天就带来。”“好,我也带来。”幼儿们纷纷抢着说。可有的幼儿说:“我家没有瓶子怎么办?”我就鼓励幼儿:“除了瓶子外,还有哪些你认为是没用的废品都可带来。”这下子拓展了幼儿的思路,说出了好多自认为没用的东西,如纸盒子、卷筒纸芯等等。

🏷标签:收集快乐多 幼儿园中班 观察记录 幼师资料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