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能从多个维度按自身外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的方法和点数的结果。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从多个维度按自身外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活动难点:尝试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简单记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大风吹”的游戏,并具有相关的计数经验。
2.物质准备:室内的空地,用彩色胶带围合成长方形区域 4 个其中两个红色,两个蓝色。黑板四个,记录纸四张,记录笔四支,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大风吹”,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本次活动。
1.问题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昨天玩了什么游戏吗?
2.教师和幼儿共同玩游戏《大风吹》。
二、玩玩新游戏“大风吹”,理解根据自身外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1.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⑴玩法:小朋友站在空地上,当老师说:“大风吹”,小朋友回答说:“吹什么?”。
如:老师说:“吹鞋子”小朋友就迅速按鞋子的不同进行分类,躲进不同的方框里,
如老师说:“吹所有小朋友”孩子们就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站圈。
⑵规则:按游戏玩法快速分类并站在方框里,能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玩游戏,按一个和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幼儿第一次游戏
⑴10 名幼儿参加游戏,根据教师的提示,按一个维度进行分类。
⑵提问:圈里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分类的?
⑶结合幼儿讨论的分类结果进行记录。
——第二次游戏
⑴15 名幼儿参加游戏,幼儿结合自身外形特点自由按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⑵提问:圈里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分类的?出示记录表,验证幼儿的猜想。
3.玩游戏,可按多个维度分类并进行简单记录。
——第三次游戏
⑴游戏前提问:这一次每个圈里的小朋友要有多个相同的地方哦~看一看那个圈里的小朋友有最多的相同的地方。
⑵所有小朋友玩游戏,自由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并尝试进行记录。
⑶提问:圈里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分类的?出示记录表,验证幼儿的猜想。
三、结束部分:夸夸客人老师。
接下来我们要和老师一起玩大风吹的游戏了,请小朋友们听着音乐找到和自己有一个或多个相同地方的老师,并和老师说:老师您的 xx 真漂亮和我的 xx 一样,老师再见!
四、延伸活动:充分运用过度环节,以小组形式继续开展《大风吹》的活动。鼓励、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分类、记录方法。
附:记录表
活动总结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的玩起来,我把游戏与活动相融合,探究玩与学相融合的方法。在和小朋友们玩“大风吹”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游戏本身的美丽。就是可以变成分类活动。为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挑战性, 我在游戏中加入了闯关的环节,让孩子在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活动中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分类的经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佳佳小朋友在其他幼儿都找到自己的小组后,能够通过观察找到与自己有多个相同特点的小组。还有的小朋友通过脱掉外套、卷起袖子等方式改变自己外在的特点,使自己与同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幼儿的思维变化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