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蝈蝈和蛐蛐》含反思

所属分类:大班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29 14:12:00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幼师ok网整理了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蝈蝈和蛐蛐》含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调幽默诙谐,具有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整首作品以蝈蝈和蛐蛐吹牛皮这一事件为主线,以幽默的故事情节引起幼儿演唱欲望。幼儿通过活动,不但能了解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还能获得表现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长,演唱风格又是孩子们不常接触的戏曲类型,因此要分三个课时来进行,我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


  2、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朗诵歌词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蝈蝈和蛐蛐》含反思
  二、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


  完整听音乐一遍,提问:这首歌有趣吗?


  哪个地方有趣?[拖长腔、儿化音]


  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听起来像唱戏]


  三、学唱歌曲


  1、提问:这首歌是不是从头到尾一直都在唱呢?[教师范唱,幼儿找出并学唱歌曲中说白的两句话]


  2、提问:蝈蝈和蛐蛐在介绍自己时是怎么唱的?[幼儿学唱前四句,并总结出前三句旋律一样,第四句的音低下去]之后分角色演唱第一段。


  3、提问:吹牛皮是什么样子?[幼儿模仿吹牛皮时得意的样子]之后换角色演唱。


  4、提问: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时候谁来了?大公鸡是怎么把他们吃下去的?[幼儿学唱最后一段]


  四、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小结学唱歌曲部分。


  2、完整演唱一遍,要求要把歌词唱清楚。


  3、自己选择角色演唱一遍,要求表现出得意神情。


  五、游戏中提升经验


  1、教师扮演大公鸡,幼儿扮演蝈蝈和蛐蛐,进行游戏。


  2、讨论: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结:以后都不做吹牛皮的人。


活动反思:


  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幼儿,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音乐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