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引导幼儿有兴趣地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3、能大胆尝试仿编诗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难点:能大胆尝试仿编诗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课件一:
收集各种云彩图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需插入一首背景轻音乐:秘密的庭院)
课件二:
课件画面1:天空及风吹动云彩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2:云彩被风儿吹成青蛙蹲在荷叶上捉害虫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3:云彩被风儿吹成小猫捉老鼠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4:云彩被风儿吹成蜻蜓跟月亮婆婆捉迷藏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5:云彩被风儿吹成小花狗啃骨头的动画画面。
2、儿歌中动物的图片及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一、通过生动的语言及课件《云彩世界》,激发幼儿看云彩的兴趣。
1、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抬起头静静地看过蓝蓝的天?(有)
跟我说说你抬起头都看见了什么?(太阳)
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蓝色)能不能说得好听一些?(蓝蓝的天)
对,我们把看到的,还要用很美的话说出来。
好,刚才你们说抬起头看到了蓝蓝的天,蓝蓝的天上还有什么?(白白的云)对了,蓝蓝的天上还有白白的云。
孩子们,其实,当我们有的时候,静下心来,抬起头,蓝蓝的天上,白白的云,是非常非常美的,老师非常喜欢看这样的风景,今天,我就把这么美的风景带到了这里,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欣赏一下,欣赏完以后有什么感受,请你告诉我。
2、看了刚才那段蓝天白云,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很温柔,好好看,像鸭子)哇,他刚才一边在看还一边在想象,他觉得有一朵云还像一只鸭子,这个想象有点意思。
总结:孩子们,刚才邹老师发现了你们都在静静地欣赏,刚才有好些小朋友说对了,让这些云我感觉很美,让我感觉很温暖,确实的,蓝天白云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很美的风景,刚才也有小朋友说了,我发现云是会变的,一会儿小小的,一会儿大大的,一会儿感觉变成了小朋友眼中的鸭子,一会儿变成爱心,那云为什么会在空中变来变去,是什么让它变呢?(幼儿讨论:风)小朋友们真聪明,原来风会让云飘来飘去。
二、欣赏诗歌,感受云彩有趣的变化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就叫《云彩和风儿》,因为云彩和风是一对好朋友,风一吹云彩就会变来变去,所以很会想象的人儿就编出了这首很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就叫《云彩和风儿》(幼儿朗读)现在老师就把这首散文诗念一遍给你们听,记住哦,听也是一个本领,听了还要记住,散文诗里说了些什么?
2、教师配乐朗读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好听吗?(好听)刚才你们都在仔细的听,现在我要考考你们,散文诗里的内容你记住了吗?
3.结合图片,分段欣赏,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1)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小青蛙蹲在哪里?忙着做什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找找看云彩变成了小青蛙这一句,黑板后面有没有,他发现了有,找出来给大家看看。放在哪一句?他听到了“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青蛙,呱呱呱,蹲在荷叶上忙着捉害虫。(幼儿一起朗读)
(2)吹呀吹,云彩又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去黑板上找一找有没有,请你把这句儿歌念出来。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猫,长长的胡子,大大的眼睛,跑来跑去捉老鼠。
(3)吹呀吹,云彩还变成了什么?请一个小朋友来念一念。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蜻蜓,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翅膀,忙着和月亮婆婆捉迷藏。
(4)最后一句,来看看云彩又变成了什么?小花狗是什么样子的?(蹲在门口啃骨头)
孩子们,你看,这就是一首诗,小朋友们真棒,诗歌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4、教师配乐再次朗读诗歌,引导幼儿欣赏。
很美的诗,要让人感觉到美,就要通过我们的语言,你朗诵得很美,就会人感觉到,哇,真美啊。我们的语言就有这样的本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再来感受一下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来念的,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5、引导幼儿寻找诗歌中的特点,完整欣赏《云彩和风儿》动画课件,幼儿跟读。
师:哇!小朋友们真厉害,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经会念了,(哇,你们听得真仔细)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动画里的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念一念,然后看看诗歌中哪一句在出现得最多次?(播放云彩和风儿动画)
师:你们学得真好,现在我要问了,哪一句在诗歌中出现得最多次呢?你听到了吗(吹呀吹)。(如果孩子没听到,再放一遍动画给孩子看:你们还没听明白,那我们再一边学,一边听听哪句在诗歌里出现得最多次的)
师总结:对了,你们真聪明,这四句的开头都是: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然后再说青蛙、小花猫、小蜻蜓、小花狗的时候,可以说它们长得怎么样?你看,长长的胡子,大大的眼睛,是谁啊?(小花猫);呱呱呱是谁呀?(小青蛙)对了,它有的可以模仿它的声音,有的可以模仿它的外形,你看蜻蜓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翅膀。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培养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1、现在我想问问: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彩变成什么样子?云彩在风儿的吹动下,还能变成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我想把云彩变成美丽的花朵,我想把云彩变成一辆坦克,我想把云彩变成小雪人,我想把云彩变成长颈鹿,我想把云彩变成小女孩,我想把云彩变成一条漂亮的裙子,我想把云彩变成一把机关枪,我想把云彩变成小白兔,我想把云彩变成大老虎,我想把云变成羊群,我想把云变成一条龙,我想把云变成恐龙,我想把云变成蝴蝶在跳舞,我想把云变成小鲤鱼…
2、幼儿仿编诗歌(个别幼儿讲述)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请你也用诗歌里的“吹呀吹”开头,说一说你想到的云彩像什么?它在干什么?
教师举例: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架直升飞机,飞在蓝天里;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蜜蜂,嗡嗡嗡,飞来飞去采蜜忙。你们也来说一说吧!
幼儿回答,集体跟读两到三个。
师:她说得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编的这句。
幼儿回答(如):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咩,和太阳公公做迷藏;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白兔,在地上一蹦一跳,锻炼身体;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美丽的花朵,向彩虹姐姐飘去,想和彩虹姐姐做游戏;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海浪,小船摇呀摇;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蝴蝶和太阳,互相追着玩;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娃娃,追着太阳玩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娃娃的脸,真好玩;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娃娃,在彩虹上跳呀跳;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风车,转呀转;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星星,黑夜里放光芒;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它在捉蚯蚓;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乌龟,爬呀爬,爬呀爬,它忙着回家呢;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兔子,跳呀跳,跳呀跳,跳到公园玩悠悠球;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它在抓小鱼;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咩,咩咩咩,它在草地上跑;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兔子,跳呀跳,跳呀跳,它在吃青草;
吹呀吹,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碗和杯,它可以盛米饭;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画板,拿着它可以画画;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空调,吹着空调真舒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书包,背着书包上学校;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邮筒,每天寄信到远方;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小鸭游泳真快乐;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兔子,长长的耳朵,短尾巴;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没,咩咩咩,它在草地上;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花蝴蝶,飞呀飞,飞到花丛中;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汽车,嘀嘀嘀,嘀嘀嘀,开在马路上;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红气球,飞呀飞,飞呀飞,飞到天空中;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房子,住在里面真舒服;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小鸡,叽叽叽,叽叽叽,小鸡吃小米;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长颈鹿,它在公园吃树叶;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斑马,它在公园里跑步;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雪人,和小朋友一起打雪仗;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象,它在公园里喷水。
四、游戏《云彩变变变》
师:刚才小朋友说得非常好,你们想不想做一朵漂亮的白云,也来变一变呢?(想)请所有漂亮的云朵们全体起立向后转,面向客人老师们,好,现在你们都是云,有高高的云、瘦瘦的云,弯弯的云,直直的云,大大的云,小小的云,胖胖的云,现在你们扮演云,邹老师扮演风,记住:天上的云彩没风的时候是不动的,风儿一吹云就动,风儿不吹云就不动的;当邹老师说:“吹呀吹……”你们就变出造型告诉客人老师:“云彩变成了什么?”好吗? 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师:“吹呀吹……”(“风停了,云彩变出造型就要定好”)
“风又来了,吹呀吹…”
幼儿回答:“云彩变成了大帅哥”、“云彩变成了小蝴蝶、小花猫、小花、小裙子、大怪兽、小老鼠”引导幼儿把诗歌编长一些。
五、结束部分
师:你们这些云朵变得真漂亮,外面天空中的云彩更美丽,咱们让他们也和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吧!(跟客人老师再见)
附儿歌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青蛙,呱呱呱,蹲在荷叶上,忙着捉害虫。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猫,长长的胡子,大大的眼睛,跑老跑去捉老鼠。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蜻蜓,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翅膀,飞呀飞,跟着月亮婆婆捉迷藏。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花狗,汪汪汪,坐在门口啃骨头。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活动总结
1、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本次活动中来,是这一活动成功的关键。散文诗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让幼儿背诵,而是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理解其中蕴涵的知识。
2、在活动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符合了幼儿喜爱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欣赏云彩和风儿变魔术时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形象逼真的动画把他们融入了无比优美的境界。设计的提问也设计的十分巧妙,做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幼儿的情绪能跟随教师一步步高涨起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幼儿视,听,动等多种感官,并结合动静交替的原则,使整次活动的气氛较热烈。
3、为了让幼儿创造性的改编散文诗,我事先带领幼儿观看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过程,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