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中班语言|社会教案:压岁钱

所属分类:中班语言教案 发布时间:2025-03-23 16:25:02
幼儿观看实物“红包”,联系已有经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结合图片《压岁钱的来历》,仔细观察画面并说出自己的理解,了解压岁钱的来历,通过观看故事视频《压岁钱的来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最后,让幼儿尝试自制红包袋。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习俗的来历。

能仔细观察画面并说出自己的理解,看图讲故事。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压岁钱的来历》图片;“红包袋”步骤图。

纸面教具:《红包袋》。

材料准备:红包、双面胶。

活动过程

出示实物“红包”,联系幼儿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这是什么?

——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收到红包?

——为什么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给我们发红包?

——过年发的红包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图片《压岁钱的来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说出自己的理解,了解压岁钱的来历。   

——你们知道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图片一。

——画面上有什么?

——你觉得这可能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小妖怪“祟”(suì)在做什么?

——小孩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2.出示图片二。

——爸爸在做什么?

——他为什么要守着小孩呢?

3.出示图片三。

——爸爸妈妈把什么放在了小孩的枕头底下?

4.出示图片四。

——“祟”来了,他可能想做什么?

——“祟”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他为什么会觉得害怕?

——他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

5.出示图片五。

——长辈在给小孩们发什么?

——为什么要给小孩发压岁钱?

——“祟”还敢来吗?

——现在你们知道压岁钱是怎么来的了吗?

小结:传说小妖怪“祟”会在大年三十晚上摸睡着的小孩的头,被摸的小孩会被吓哭,接着头疼发热。但是“祟”很怕用红纸包着的铜钱,所以为了不让“祟”伤害孩子们,长辈会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把钱放在红包里,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希望孩子们能够平安健康。

播放故事视频《压岁钱的来历》,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压岁钱表达了长辈对小朋友们什么样的情感呢?

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使用的钱币发生了变化,长辈们给小朋友们发的压岁钱从铜钱变成了纸币,但它们都表达了长辈们对小朋友们的爱和祝福,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平安、健康地长大。

出示步骤图并发放纸面教具《红包袋》,鼓励幼儿自制红包袋。

1.激发幼儿自制红包袋的兴趣。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红包袋呢?等过年的时候就可以让爸爸妈妈用你们自己做的红包袋给你们发压岁钱。

2.出示步骤图,教师示范制作红包袋。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把它变成一个红包袋呢?

1)先将红包袋下面的封口沿线向上折并贴上双面胶。

2)再把红包袋的一边沿虚线向内折,底部粘贴在刚刚贴好的双面胶上。粘好后再在面上贴上双面胶。

3)然后将红包袋的另一边沿虚线向内折,粘贴在刚刚贴好的双面胶上。

4)最后将红包袋上面的封口沿线向下折,一个红红的红包袋就做好啦。

3.发放纸面教具,鼓励幼儿自制红包袋。

——试试自己来制作一个红红的红包袋吧。

 温馨提示

环节4中教师需要用红纸提前打印并剪裁好红包袋的平面图以供幼儿使用。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故事图片《压岁钱的来历》,引导幼儿继续看图讲故事。

 附【故事

压岁钱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他总在大年三十晚上跑到有小孩的人家,然后用手去摸睡熟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会被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

为了不吓着孩子,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就守着孩子,并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

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起来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一夜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阵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祟”来了,他刚要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都学着这么做,“祟”就不敢来伤害孩子了。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社会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