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鞋子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鞋子的种类、款式可谓名目繁多。无论是鞋子的功能还是材料方面的选择都越来越多,况且,孩子正处于生长的阶段,脚下的鞋子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在更换着。常常有小朋友一到幼儿园就把自己的小脚翘得高高的,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的新鞋子,漂亮吗?”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买新鞋呀?”小朋友们的回答都是:“妈妈给我买的/爸爸给我买的/奶奶给我买的……”在孩子们的概念中想买新鞋了就买,没有想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我们买新鞋。于是根据这个问题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鞋子上的号码》。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鞋子的号码与大小之间的关系,号码越大,鞋子就越大。
2、技能目标:能找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字,并了解其中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
3、情感目标: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的问题,并大胆想象。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鞋子的号码与大小之间的关系,号码越大,鞋子就越大。
难点:能找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字,并了解其中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提前了解爸爸妈妈及自己的鞋码。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不同号码的鞋子、号码牌、游戏纸等。
3.环境准备:幼儿分组围成半圆形坐在椅子上。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比一比》,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比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的鞋子大,谁的鞋子小。
2.老师:那谁来和老师比一比?
二、根据提问引出今日内容,感知鞋子号码上的数字与鞋子大小的关系。
1.根据谈话引出问题。
老师:呀,你今天穿的鞋子,真漂亮,谁给你买的呀? 为什么要给你买新鞋呢?
……
2.了解家长及自己穿多大的鞋。
老师:那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穿多大的鞋吗? 那是爸爸的鞋大,还是妈妈的鞋大?
3.小结:大脚穿大鞋,鞋子的号码大,鞋子就大;小脚穿小鞋,鞋子的号码小鞋子就小。
4.游戏《找一找》,巩固数字与鞋子大小的关系。
将幼儿分成 4 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教师出示不同号码的鞋子,准备不同的号码牌,每组分别派代表找出与鞋子相对应得号码牌。正确找对后小组得一分。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和数字也是分不开的,数字在生活中非常地常见,下面有一张游戏图,请小朋友找一找,游戏图里面哪儿有数字,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采取小组积分制度,最后哪组组分数越高,哪组获胜。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一找班级中、幼儿园、家里、马路上等地方还有哪些数字,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活动总结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纲要》中的数学教学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与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个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它是构成教师教学准备策略的重要内容。课可见,教学活动设计的好坏,是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本次活动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游戏活动,它充分反映了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鞋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从孩子关注自己的鞋子出发,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