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随笔大班50篇简短【获奖作品精选】

所属分类: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5-01-30 05:23:04
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怎样写教育随笔才好?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本站长期更新幼教资源1000节,欢迎关注幼师OK网。

一:帮助的乐趣

喜欢帮助别人,在别人的感谢中获得自豪感,相信是每一位幼儿最想做的事情,我们班王亦凡同学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今天中午起床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地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个别幼儿会两两结伴叠被子,在最后时刻寻求老师的帮助打包被子。王亦凡同学很快速的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好,并向老师表示自己是第一名整理完毕,很开心的给了老师一个胜利的手势,我去帮他把被子打包完毕后,王亦凡同学单手拉着被子走向教室门口。一个强壮有力的背影引入我的眼帘,随即放好被子走进教室,到我跟前,一个胜利的眼神投向我,我会心一笑表扬了他。转身帮助其他小朋友继续整理衣物和被子,大部分的幼儿还在穿衣穿裤,看到别的同学还正在穿衣,王亦凡同学主动帮助一些动作较慢的幼儿,一边帮助一边说,“老师,我帮助他穿裤子了”“我帮助他穿鞋子了”王亦凡同学喜欢帮助别人做这些事情,并乐于其中,很开心。

     除了热情的帮助小朋友穿衣,还热情地将已经打包的被子提到门口。这时,卷卷同学的被子刚被打包好,王亦凡立马走向被子跟前,很开心的看着这包被子准备帮助卷卷拿到教室门口,边拿卷卷的被子边说“老师,我可以帮她把被子拿出去吗!”卷卷立马拉着自己的被子,哭腔的说“不要,我自己可以!”王亦凡坚持自己的做法,没有将手放开,继续拉着被子朝门口的方向缓慢行走,卷卷不依不饶的拉着另一头的被子,两个人僵持在一起,都在呼叫老师,等待老师的解决。

     看到这种情况,我立马走到两个孩子跟前,了解了事情经过后,我跟王亦凡谈“你喜欢帮助别人是吗?这样很好,但如果她自己可以做这件事情,她想要自己去做,你愿意让她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吗?”他欣然接受我的建议,放开了紧紧拉着被子的双手,然后很有礼貌的对卷卷说“这次你自己拿被子,下次再让我帮助你好吗?”卷卷很窃喜自己能拿被子,开心的说“好的”。

     爱帮助别人有一颗热心肠是值得提倡的友好行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仅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满足,被帮助的同学也会感受到热情,可以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将“帮助他人”的传统美内化到自身。但我们帮助的热情不能过于强烈,所以在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被帮助的人的意见,让自己的努力的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将帮助别人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让乐于助人的好习惯陪伴着孩子们。

二:关于诚信的这件小事

说到“诚信”二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往往都是教育小朋友们说:“我们要做一个讲诚信的小朋友,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可是我却没想到有一天这件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记得以前在初入幼儿园的时候,为了博得孩子们的“欢心”,我也有过失信的举动。在一次聊天活动中我们班上有一名幼儿叫刘雨腾!他特别喜欢和我们老师聊天,那天他就对我说“罗老师,今天你去我家玩吧!”我很干脆的回答他说:“好的,有时间我一定去你家里玩。”第二天腾腾又跟我说了一遍,我又是以同样的口吻回答他的,腾腾听到我的回答后很开心的就走了。到了第三天了,那天也就是星期五,腾腾跟我说:“罗老师星期天我爸爸和妈妈要带我和妹妹去看花海,你也一起去吧!”这一次我依然回答他说:“好的”!腾腾紧接着说那你那天要早早的起床五点在我家门口等着我爸爸的车哦!我说:“好的”!到了晚上下班我就去搭车回当阳了。周六的下午我看见手机上有三个未接电话,我一看是腾腾妈妈的电话,突然就想到了答应腾腾的事情了,这时电话又响,我便接起了电话,一听是腾腾的声音,就听见电话里说:“罗老师,明天早上你五点要来我家门口等我爸爸的车哦”!没有想到这孩子把我说的话放到心里去了。于是我说:“腾腾,罗老师回自己的爸爸妈妈家里去了,可能赶不过去了,要不下次我们一起出去看花好不好呀”!腾腾很失望的说:“那下次是什么时候呢”?我说:“还有那么多个星期,每个星期都有星期六呀”!腾腾很失望的说“好吧”!听到他失望的语气,我觉得很内疚,孩子对于老师说的话总是坚信不移、满怀希望的。而我所说的不负责任的敷衍的回答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无言伤害。

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我再也不轻易的答应不能实现孩子们愿望的事情了。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诚信,如果你作为老师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孩子们呢?因此作为幼儿老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这样孩子们才能做一个讲诚信的小朋友。  

因此,在后来我不会再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给予他们自己做不到的承诺,我要学做一个诚信教师!

三篇:孩子,请你等等我

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每个家庭、每个人,甚至于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方法或者是经验,可是这些经验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是些什么呢?这么做对于孩子来说全是好的吗?有没有想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这些能接受、理解吗?

孙忠博是我们班一个“好动宝宝”,坐不住椅子,无论进行任何活动,都喜欢走来走去,人送外号“小溜达”,可是除了好动以外,他是一个很单纯、很善良、很喜欢帮助别人却不合群的孩子。为了他的好动和不合群,我和王老师想了很多的办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既然来到了这里,就需要尽快养成应有的规矩,改掉不合群的毛病,尽快的融入集体,可是我们用的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同时孩子还很委屈,老师也很累。

很快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但这个转机不是孩子的,而是我的。这一天,孩子们在班级里跳舞,只有孙忠博趴在地板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我马上走到他那里,想要训斥又忍了下来, 蹲在他的面前,问:“为什么不站起来,你在干什么?”“老师,你快看,他们飞起来了!”他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分享秘密的朋友顺着一样,高兴地说。顺着他的手指,我看到在阳光下飞舞的灰尘,原来他发现随着班级里的小朋友们一跳一跳,从地板缝里会出现很多飞起的小灰尘,在阳光下很好看,因为觉得神奇,所以他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看着孙忠博高兴的样子,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想着他所提出的问题,震撼、愧疚一同涌上我的心里,“天呐!我刚刚如果没听他的解释,那么扼杀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有他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为了保护他的好奇心,我与他一同趴在地上,观察到底因为什么地板缝里会飞出东西来,让他通过观察、比较,一点一点自己找出答案,而终于找到答案后,他比得到什么奖励都高兴,甚至我要求他在椅子上多做五分钟他都答应了,让我和王老师特别惊喜。

这件事之后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统一的教育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每个孩子的,因为现在孩子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每个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们个体差异,正如《指南》中所说:“充分尊重幼儿在沿着相似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我们要以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想事情,勤交流,以朋友间的相处方式让他们获得进步,让彼此的心灵多点沟通,更加了解彼此,不因为没有进步就批评,学会等待比什么都重要,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成长。

花落知秋,叶落归根,万物生长顺应自然,教育同样如此,可能我之前过于刻板的教育方式让我离孩子有点远,但是孩子,请你们相信我、等等我,我正用最轻快的脚步,向你们飞奔而去,让我们用最诚挚的双手拉起我们之间最牢固的桥梁!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