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名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观察目标幼儿正确的自我评价
观察对象帅帅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2015年3月
观察分析
片段一:来至同伴、老师的评价;
周一,帅帅进入班级,心怡围过去:“帅帅,你好帅哦!”帅帅妈妈说:“帅儿子最帅。”帅帅跑进盥洗室照一照镜子,理一理头发,笑着从盥洗室走出来。连续几天照镜子的行为一直重复。(为什么照镜子?)
片段二:“帅”有什么了不起?同伴评价的转变。
一天中午,园长进入班级,说道:“帅儿子,你好帅哦。”帅帅马上转头竖着大拇指对同伴说道:“你看,园长阿姨说我好帅。”园长接着说:“儿子,我是说你打鼓帅。”果果接着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孩子们继续着帅的话题,帅帅说:“园长阿姨说我帅。”果果接着:“帅,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你的学习好。”孩子们就这样“闹”开了,从寝室到教室,几个宝贝围着帅帅展开了:“帅,有什么了不起”的话题。(帅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导致了评价的争议呢?)
思考以上两个案例找到了共同点:帅。为什么帅帅每天重复照镜子?帅是?帅帅执拗于“帅”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想到幼儿的自我评价出现了偏差。
一、 人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呢?
社会学家发现,个体的自我认识开始于认识别人的评价;个体可以从别人对待自己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之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二、 孩子怎样认识自己呢?
心理学认为:“人除了是客观的自己(外表特征、兴趣爱好、、、、、、),也是主观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实验证明,孩子爱照镜子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表现。还有一些来至于遗传的因素导致了父母不客观评价的影响。
三、 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
1、恰当的正确认识是个体行为积极的调节因素;
2、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客观实现“自我”和“理想我”的融合;
3、正确的自我认识能使幼儿有是非评价的标准。
采取措施
1) 不轻易评价幼儿的遗传因素;
2) 注意教师与幼儿交流的语言——评价准确、客观。
3) 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幼儿找到自己的优点、认识别人的优点,正确评价自己。
4) 家园合作——幼儿家庭中的正确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获取成效
1、不在一直执拗与外表的帅,他的帅展开了翅膀,现在的他和同伴一起讨论的是从我最帅到我们怎样才帅;
2、能接受来至于同伴客观的、具体的评价:做事情很快,你很帅,你今天帮助我们整理书架,你很帅、、、、、、;
3、能不在每天照镜子,每一次进盥洗室总是洗了手就迅速出来;这些变化都是帅帅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表现,他对自己的进步评价说:“我爱帮助小朋友,我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