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豆豆的改变
参赛作者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观察对象苗XX年龄段/班6岁(大班)
观察时间2015年1月
观察分析
活动实录:
闪电队的修建任务是桥,豆豆是队长。游戏开始以后,豆豆就积极的组织大家来分配任务:你修这个,你修那个,我修这个……,可是然然却不愿意服从安排,他告诉豆豆:我也想桥楼梯。豆豆拒绝他:不行,我是队长,你必须听我的。经过老师的劝解,豆豆勉强答应然然和他一起修建楼梯。可是不一会儿也听到豆豆在抱怨:不是你这样修的,要像我这样修,并且把然然的作品推到了……
分析:
这个场景在熟悉不过了,说到闪电队,孩子们都能想要豆豆:这种属于命令指挥性的合作,有时候会让其他队员不服气,甚至产生矛盾,而每次的解决方法都是:我是队长,你们必须听我的,队员们似乎也开始慢慢地认同这种“领导”模式。不能说孩子们完全没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只是在这种合作中,孩子们协商的成分很少,就算有少数孩子尝试着去商量,也被豆豆直接拒绝。很明显,豆豆在游戏中比较主观,希望同伴都能听他的,可他却没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换句话说,孩子换位思考的意识较为薄弱。
采取措施
1、开展游戏互评。让闪电队的队员说说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儿,引导孩子们讨论关于“小队长”的话题。运用假设性问题:如果你是队长,你会怎么做?希望通过队员们提出的建议能够让豆豆意识到游戏中协商的重要性。
2、 游戏心情记录卡。主要记录自己在游戏中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自己的心情等。鼓励幼儿用图夹文的方式来记录。游戏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能够让豆豆意识到自己的“命令”与“指挥”给队员们带来的情绪上的影响,从而明白商量的重要性。
获取成效
豆豆比较要强也很爱面子,短时间内让他的这种情况有较大的改善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班级孩子都称他为“苗大哥”,因此让他正面面对自己的不足对他来说似乎有些难为情,而教师及时让幼儿填写游戏心情记录卡,直观形象地让孩子意识自己的不足,从而让豆豆尝试着换一种比较友好的方式去与同伴相处。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有的同伴仍然不服从豆豆的安排,但看的出来,豆豆已经开始慢慢地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慢慢地开始不用强制性的语气和同伴交流了,游戏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和谐,虽然我知道短时间之内,同样的问题可能仍然会再次出现,甚至反复出现,但我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强,合作能力和方法的增强,豆豆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队长。